说课稿锦集八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 篇1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认识你,记住我”,我主要从教材与学生、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步骤以及内容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与学生
本课是一节综合实践课。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制作名片。内容涉及信息技术学科、思想政治学科以及美术学科的一些相关知识。涉及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点是能在文字处理软件中完成基本文字输入,能进行简单的单个对象(如图片、文本框、艺术字、特殊符号等)的插入。涉及政治学科的知识点是在名片中要体现健康思想,有正确的思想道德观。涉及美术学科的知识点是在对名片进行美化修饰时要有一定的艺术功底。适合于初中一年级下学期。它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
学生由于电脑的普及程度不一,相互之间存在个别差异,部分学生具有信息技术方面的一些生活经验和课外知识。这要求我们老师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关注学困生。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学情分析,立足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目标的视角,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文字处理软件中页面的设置、图片和艺术字以及文本框等对象的添加、版面的修饰与美化等技能,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应用能力。
2、让学生经历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过程,经历灵活应用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创新,让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
3、激发学生热爱他人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感受信息技术的奥妙和巨大作用。
其中第一条目标是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在于各种技能的综合运用。
三、说教学策略与方法
本课以探究发现法、任务驱动法、合作交流法为主,把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思考、研究、合作的思想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采用“探究尝试――理解运用――创新实践”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现方法,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教学教程中辅之以迁移类推法、操作练习法、赏识教育法,以期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以“引导学生观察名片样本→发布任务和评价标准(任务包括:设置页面→添加内容→修饰美化)→学生作品展评→小结”作为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经常会参加一些聚会,会认识一些合得来的新朋友,这时就需要认识别人,也要别人记住自己。怎么办呢?(学生会说出一些方法)。老师总结引出名片这一内容。那么名片包括哪些要素呢?学生自由发言讨论。请学生观看一些名片样片,师生总结名片至少要有姓名、单位、联系电话,还有体现自己个性、自己最喜欢的语句。
(二)任务探究,学习新知。
刚才我们已经观看了一些名片,下面就请同学们试着制作自己的个性名片。
任务一:请同学们打开文字处理软件添加自己名片的几个要素。在添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出示的名片和大家自己做的名片有什么不同。老师展示的名片上用到了背景图、页面边框、符号、艺术字和文本框等内容,请同学们试着在自己的名片上应用这些内容输入名片要素。看看效果会不会有什么不同。为帮助学困生,大屏幕可同时展示操作步骤。在这个环节,评价标准是学生输入的名片要素是否健康全面,是否能熟练完成文字处理软件中对象的插入操作,在此环节,发现一点创新,一同学插入符号时在智能拼音方式下使用v1键也能完成特殊符号输入。
任务二:对自己的个性名片进行美化修饰,使名片美观大方,能展现自己的个性魅力。在这个环节,需要学生借助工具栏中对齐与分布、格式菜单中设置对象格式等命令美化自己的名片。评价标准是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是否能综合运用已有知识来探究新知,是否能相互团结协作。在此环节中,也有创新,一位同学发现绘图工具栏菜单中绘图网格命令,也可以用来对图形排版。
任务三:在完成前面任务的基础上,制作自己有创意的、体现个人特色的名片。评价标准是学生是否能在原有基础上升华提高。在此,给学生展示一些有创意的名片。
(三)作品展示,师生共评。
学生离位,巡回观看同学作品,然后请同学说出作品创意,同学互评,老师总评。评价从以下几个方面评述:a. 任务的完成过程:任务难度、工作量、技巧运用、研究方法、学习效率等因素。b. 成果:内容健康与否、创新性、美观性、进步程度等。c. 态度:包括学生是否积极探索、坚持不懈、耐心、细致、善于合作等因素。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特色:有人色彩搭配好,有人使用了别人没想到的操作技巧,有人单位标志设计有特色,还有人效率高制作了两张等等。尽量多地发掘学生的优点,适当提些建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这样被老师和同学赞赏的目光鼓舞了。
(四)小结
课程结束时,先让学生谈谈今天学习的感受和收获。然后老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结束语:有了名片这个工具,在以后的交友中就能“认识你,记住我”了。这样,既可以巩固今天的知识点,又可以激发学生思想道德情操,让学生所学的知识拓展延伸。
五、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渗透以下两个方面的教学理念:
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学习。
2、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使用多元的评价体系,鼓励其创新。
整个教学思想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以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探索能力及动手能力,整节课突出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联系生活、渗透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说课稿 篇2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选自龙教版信息技术第四册的第二单元《真情传递》的第五课《我有“伊妹儿”了》。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教学反思六方面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信息技术第四册第五课的内容,是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熟知了网络中的常见术语,对网页的操作比较熟悉,有一定相关资料的搜索积累的基础上开展的。本课的知识点是:什么是“伊妹儿”?如何申请“伊妹儿”?以及具体的操作过程。当今是信息的社会,是网络的时代,人们对网络也是越来越了解了,本课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所以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注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虽 ……此处隐藏5903个字……行语言训练和积累,感受语言美,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新要求。
4、自主选择课外拓展练习,发展语言。
具体设计如下:
1、必做:把背给父母听,并让父母给予中肯的评价,写在文中空白处
2、选做:①把《柳树醒了》这个故事讲给家中或邻居的弟妹听,要恰当发挥想象。②结合课文内容画一幅春景图并配上几句诗(仿写课文句子)送给自己的好朋友或老师或在班中展示。
五、说板书设计
该板书设计仅用寥寥几笔的简笔画,便令5小节的内容和主题尽收一图之中,并赋予生命的色彩,可谓是图文并茂,简洁而不简单。
结合本文所设计的由三部分组成。本的设计还文本以画面、以形象、以旋律、以感情;变他语为已语,化文境为心境。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尽显个性地在课堂上绽放智慧的花果,作生命的飞翔和超越。
说课稿 篇7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第2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在此基础上学习组合图形,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在“组合图形面积”中,重点探索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由于本单元是小学阶段平面几何直线型内容的最后章节,因此,教材所安排的内容除了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将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渗透其中。
二学生分析: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直观操作,对组合图形的认识不会很难。学生在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应该能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进而达到方法的多样化。但是对于方法的交流、借鉴、反思及优化上需要教师的引导。所以,要重视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活动更具有实效性,让学生在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方面有所发展。
三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
(1)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了解组合图形的特点。
(2).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同时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同时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过程和方法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归纳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具体的题例,感受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产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根据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图片。(每个图形有一条边的长度是相等的。)
六教学流程:
略(见教案)
七板书设计
(略)
说课稿 篇8一、说教材。
《天净沙·秋思》选自人教版七年级第三单元第十五课《古代诗歌四首》中的一首曲。此曲中诗人通过描写10种具有哀愁色彩的景物,表达出诗人厌倦羁旅漂泊,极度思念家乡的情怀。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借景抒情、寄情于景的艺术手法。
2、过程与方法:由景物分析展开画面教学。
3、情感态度价值观:掌握此曲深含的主题思想。
三、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艺术手法。
2、难点:掌握本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此曲画面意境。
四、说学情。
初一的学生刚由小学步入中学,他们的心智正在逐渐成熟。但是初一的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普遍较差特别是对于具有极高意境的古诗词的欣赏上,大多的学生都不能深入的去体味古诗词中所蕴含的的意境美,以及古诗词中隐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鉴于这一学情,对于具有极高意境的古诗词教学中主要采用渗透式教学法,即积极营造意境氛围,在意境氛围的影响下感受诗词意境美以及深刻领悟作者诗词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五、说教法。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散曲中的小令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教学这首散曲必须先调动学生学习曲的主动性。使学生既能扎扎实实地掌握基本功,以能提高学生的情趣,使学生感受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染。所以,我采用的主要教法是渗透式教学法。即在朗读、描绘中渗透音乐美,在意境中渗透画面美,引导学生积极地进入画面意境,激发深长的创造性思维,使在审美享受中,潜移默化,启迪艺术灵感。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
七、课时:8 分钟。
八、说教学过程。
(一)引用。
1、王夫之《姜斋诗话》曰:“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
2、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云:“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却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讲解,古人写诗词,其中所写之景必定包含了作者心中之情,引出《天净沙。秋思》运用的借景抒情、寄情于景的艺术手法,引导学生们找出本首曲中所写的景物。
(二)在之前朗读此曲的基础上感悟名家朗读,初步感知此曲的感情基调。
(三)引导学生们找出此曲中所包含的景物,并引导同学们找出“夕阳西下”这一大背景的景物,从而进行下面的教学。
(四)“夕阳西下”作为此曲9种景物的大背景景物,教师需要牢牢抓住“夕阳西下”这一意象,通过老师描述以及音乐营造与此曲感情吻合的意境,使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感知此曲画面,为深入理解情感打下基础。
(五)感知画面之后,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情感。
(六)教师引入作者介绍,升华诗人情感。
九、教学反思。
因比赛时间只有短短8分钟,因此对于此曲每句曲的深入解读无法做到,但结合此曲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一是掌握借景抒情艺术手法;
二是掌握此曲的思想感情。
所以,我把本次微课设计为在解决此曲的基础知识与反复朗读之上,第一,引导学生抓住“夕阳西下”这一具体意象就此展开画面描绘;第二、聆听此曲画面教学;第三在聆听中感悟诗人思想情感,并引导学生掌握此曲的思想感情。
十、创新点。
1、教师牢牢抓住“夕阳西下”这一具有哀愁的具体意象,据此展开此曲的意境画面教学。
2、由画面引领学生掌握此曲的思想感情,而画面则是由10种组成,整个微课围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这一艺术手法使达到对此曲的深刻理解。
十一、附录。
课后习题:《天净沙。秋思》中,富有特征的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富有情味的画面。假设你身处这样的情境中,会有怎样的感受?
十二、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