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说课稿

欧姆定律说课稿

时间:2024-02-19 12:17:25
欧姆定律说课稿(通用3篇)

欧姆定律说课稿(通用3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欧姆定律说课稿(通用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欧姆定律说课稿1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法指导、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内容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这样设计的理由。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说明: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是人教版物理义务教育八年级下册第七章“欧姆定律”的第二节内容。

(二)、内容解析:

1、《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编排在学生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及《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之后,它既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系统性。欧姆定律作为一个重要的物理规律,反映了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重要的电学量之间的关系,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是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关键。

2、欧姆定律这节课特点:十分重视科学方法研究,重视科学研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验方法、学习方法,了解得出欧姆定律的过程。教学内容的编排是根据上节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定律以及数学表达式,无形中降低了难度。

3、 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同一电路中电学三个基本量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电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体会“控制变量法”研究多个变量关系的实验方法及“等效替代”的方法,同时也为后面学习“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和“安全用电”打下基础。所以欧姆定律是本章的重要内容。

二、学情分析

(一)、学生思维特点:

初中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是:开始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思维还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仍需具体形象的知识来支持。

(二)、学生知识情况:

学生在没有学习本节知识之前,已了解了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初步学会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具备学习欧姆定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对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定量关系,认识是肤浅的,不完整的,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

三、学法指导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

1、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自己摸索,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出“新”的物理规律。如让学生从实验得到的两组数据进行讨论分析,最终得出“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2、让学生亲自经历运用科学方法探究物理知识的过程,真正掌握控制变量实验这种科学方法。如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保持电阻阻值不变,而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则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保持每次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3、通过自学、观察、阅读等方法获取物理知识。本节通过阅读例题,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模仿分析、推理过程,培养学生的能力。

四、 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 ,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掌握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能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2、能根据欧姆定律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初步领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的思路.

2、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概括实验结论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真谨慎的学习习惯。

五、重点、难点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并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觉得本节课是这一章内容的第二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我认为: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以及表达式、变形式的意义是本节的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节课难点。

六、内容方法

(一)、教学内容

1、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2、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二) 教具使用

教师演示用:课件、干电池、开关、电阻、灯泡、导线、示教板。

学生分组用:电源、导线、电阻、灯泡等。

(学生刚接触电学,内心既好奇又感到恐惧,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活动之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和成功。)

(三)、教学方法

基于上面的教材分析,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在教学方法上突出以下几点:

1、是设计了学生探究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关系实验,突出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体现新课程“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基本理念,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精神以及创新意识。

2、是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观摩法、阅读法、分析、归纳法等,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引导——启发的教学状态之中,以求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3、是注重渗透物理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和等效替代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素质。

我进行了这样的教法设计:在教师的引导下,创设情景,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置来启发学生思考,在思考中体会物理概念形成过程中所蕴涵的物理方法,使之获得内心感受。 接下来,我再具体谈一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置悬念

试电笔是检修电路时必备的工具,使用它来检查电路时手指必须接触到笔尾的金属体,让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

让一位学生当场检查教室里插座的火线和零线,并说说有没有不良的感觉。

引导学生分析、提问:通过人体的电流有多大?它与电路的电压和电阻有什么关系? 通过演示,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心向,引导学生提问问题。从试电笔的使用引入新课,试电笔是家庭常备工具,同学大多有使用过,用这个例子引入,目的要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基本理念。

(二) “温故知新”——引入概念

我经常在思考: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对物理不感兴趣,甚至害怕物理,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物理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了。事实上,物理学习应该与学生的生活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物理、探究物理、认识并掌握物理。

(三)“水到渠成”——得出公式

I=U/R

对欧姆定律的内容、 ……此处隐藏1223个字……上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一些主要教学环节,有以下构想:

1.在引入新课提出课题后,启发学生思考: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什么(不一定让学生回答)?这样既对学生进行了方法论教育,也为过渡到演示实验起承上启下作用。

2.对演示实验所需器材及电路的设计可先启发学生思考回答.这样使他们既巩固了实验知识,也调动他们尽早投入积极参与。

3.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可请两位同学上台协助,同时让其余同学注意观察,也可调动全体学生都来参与,积极进行观察和思考。

4.在用列表对比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后,提出下面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为了更直观地显示物理规律,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目的是更加突出方法教育,使学生对分析实验数据的两种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有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到此应该达到本节课的第一次高潮,通过提问和画图象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转向高涨。

5.在得出电阻概念时,要引导学生从分析实验数据入手来理解电压与电流比值的物理意义。此时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结论,而应给予充分的时间,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并给予适当的思维点拨。此处节奏应放慢,可提请学生回答或展开讨论,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课堂气氛掀起第二次高潮,也使学生对电阻的概念是如何建立的有深刻的印象。

6.在得出实验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出欧姆定律,这实际上是认识上的又一次升华。要注意阐述实验结论的普遍性,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先行总结,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重申时语气要加重,不能轻描淡写。要随即强调欧姆定律是实验定律,必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不能任意外推。

7.为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可自编若干概念题、辨析题进行反馈练习,达到巩固之目的。然后结合课本练习题,熟悉欧姆定律的应用,但占时不宜过长,以免冲淡前面主题。

四、授课过程中几点注意事项

1.注意在实验演示前对仪表的量程、分度和读数规则进行介绍。

2.注意正确规范地进行演示操作,数据不能虚假拼凑。

3.注意演示实验的可视度.可预先制作电路板,演示时注意位置要加高。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投影仪将电表表盘投影在墙上,使全体学生都能清晰地看见。

4.定义电阻及总结欧姆定律时,要注意层次清楚,避免节奏混乱。可把电阻的概念及定义在归纳实验结论时提出,而欧姆定律在归纳完实验结论后总结.这样学生就不易将二者混淆。

5.所编反馈练习题应重点放在概念辨析和方法训练上,不能把套公式计算作为重点。

  欧姆定律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高中物理第十五章《恒定电流》的第四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个电学部分的一个重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欧姆定律”、“电功”等内容之后编排的,是分析和理解部分电路和全电路的交汇点。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又为后继内容的学习做出了铺垫。

2、重点和难点

重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理解

难点:电动势的概念;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3、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电动势的概念;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外电压和内电压之和;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公式,并能熟练地用来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理解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和图像表达,并能用来分析、计算有关问题;理解闭合电路的功率表达式,理解闭合电路中能量的转化。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科学思维品质目标

通过教学示范作用,培养学生实验探索和科学推理的物理思维品质,由此进一步认识物理思维方法;通过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学习的思维品质,能够变换、创设问题,从中理性地体会物理思维方法。

二、教学方法

1、对“电动势”采用“类比”方法,并配以多媒体模拟分析,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2、对“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可采用“设疑——猜测——实验——分析——结论”的研究方法,以完成本环节的内容及从实验现象到理论总结,从实验技能到科学推理的教学任务。

3、讲练结合式:结合本节内容,给出相应的练习,随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并引导分析其错误原因,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巩固强化有关知识。

三、教学程序设计

1、指导思想

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中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主线,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宗旨设计教学程序。

2、实验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各类型电源的电压是否相同?电源具有何种特性?如何去描述电源的特性?

演示实验:用伏特表直接测量蓄电池和干电池两端的电压。

结论:不同类型的电池两极间的电压不同,是由电源本身的特性决定的。

为描述不同类型的电源两极间电压的不同而引入——电动势。

3、教学新课

(1)电动势:(E)

(用类比方法帮助理解,用多媒体模拟、辅助)

Ⅰ、电动势的数值:

电动势的数值等于没有接入外电路时电源两极间的电压。

Ⅱ、电动势的单位:伏特(V)

Ⅲ、电动势的物理意义:(从能量角度分析)

电动势是描述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本领的物理量。

(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Ⅰ、推导:(略)

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

闭合电路中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Ⅲ、表达式:I=E/(R+r)

(3)路端电压跟负载的关系:

Ⅰ、(设问)什么是路端电压?

外电路两端的电压叫路端电压。

Ⅱ、路端电压随外电阻的变化情况:

(设疑——猜测——实验——分析——结论)

演示实验:改变外电路的电阻,观察路端电压的变化情况。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外电路电阻增大时,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外电路电阻减小时,电流增大,路端电压减小。

Ⅲ、两种特殊情况:外电路短路和断路时的情况。

Ⅳ、路端电压随电流变化的关系图像(为后续分组实验做准备)。

(4)闭合电路中的功率:

Ⅰ、电源的功率;

Ⅱ、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

Ⅲ、电源输出功率;

Ⅳ、电源的效率;

分析课本例题;适当补充有关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功率内容的习题(例题及练习题可以通过多媒体投影给出)。

4、课堂小结:(略)

5、布置课后作业:课本及练习册本节相关习题。

《欧姆定律说课稿(通用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