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数学教学心得体会模板合集6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使我们今后少走弯路。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教学心得体会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1课堂教学需要改革创新,作业批改的方法也同样需要改革创新。
下面谈几点体会。
一、从学生订正作业失误引发的思考
学生订正作业往往会一错再错。若再令其订正,就会产生厌烦情绪,干脆抄袭,应付了事。结果,使订正作业失去了订正的意义。究其原因,原来学生只知道见“×”订正,但又往往找不到错误所在,更不知道用学过的知识去分析产生错误原因。特别是差生就更加束手无策。这正说明了传统的对“√”、错“×”的批改方法并不是完善的,其最大的缺陷是缺乏指导性。因此作业的批改方法需要改革。
二、改革作业批改的尝试
在改革批改作业的探索中,采取有批有改,批发结合,立足指导,培养能力的方法较好。
用符号标出错误所在,使学生一目了然。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无论是应用题还是计算题,基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全局性错误。如应用题的列式错误,主牌题中的法则性错误等;另一种是局部性错误,如应用题中解题思路基本准确,只是某一步的失误而导致产生错误。在计算题中,某一步的失误而导致计算结果错误。对全局性的错误,我在打“×”的同时,并在算式的下方画出“ ”符号。对局部性错误,我在打“×”的同时,并在错误的地方用“?”或“○”符号把错误标出来。由于明确地指出了错误所在,学生就能集中精力思考问题,订正错误,节省时间。
用批语评析产生错误的原因,使其认识到产生错误的根源。采取根据错题,对“症”写批语,使批语和批改符号相辅相成。所写的批语应掌握两点:一是根据“因村施教”的原则力争做到“因人施批”。二是时刻注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提高计算水平。主要是说算理和用算理的能力,如错题:
477+(261-18)÷9
=477+243÷9
=720÷9
=80。
批语:
优等生:请看看例题,想想错在哪里?是什么原因?
中等生:请读课本上的有关运算顺序,想想自己是否按要求进行计算的?
后进生:你的第一步脱式计算很好,但当展开括号后,算式477+243÷9是一道加除混合运算,能先算加法吗?请看看课本上的运算顺序,再订正。
采用“推迟判断”的方法,提高学生订正的兴趣。
传统的批发方法,对做错的打“×”后,再亮一个“订正”,学生一看到“订正”二字,没劲了,有的垂头丧气,有的黙默无言,尤其是差生他们麻木了。干脆无所谓,把作业本一下子塞进了书包。我采取的是“推迟判断”的方法,对做错的同学允许他们认真订正后再写等级,现时写上鼓励性的评语:如“你真棒”等。这种方法既淡化了评价的甑别功能,又突出反映了学生的纵向发展,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这种推迟判断的方法,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他们新的学习动力,故而能自觉主动地订正错误。
实践证明,改革了作业的批改方法后,对学生的错题,不仅治了“表”,也治了“本”,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说算理用算理的良好习惯。起了积极引导的作用,当然,把这种方法再和适当的面批结合起,效果就会更好,而这种方法对中高年级学生是确实可行的。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2现在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那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如何在单位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是我们研究的方向。
一、认真备好每节课
众所周知,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而传统的备课重点是备教师的“教”,忽略了学生的“学”,是从教师讲的角度,而不是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考虑备课。这也是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种理念给我们老师上课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我们教师的备课理清思路。我们的备课不仅要备“教师怎样教”,更要备“学生怎样学”,要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去备课。备课时首先要考虑这切课准备安排几个学生的活动,每个活动怎么安排;其次要考虑在活动中教师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第三要考虑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或遇到哪些问题,老师怎样进行调控,怎样评价等;然后把以上安排写出来,作为教师课堂上临场发挥,随机应变的一个基础准备。即使如此,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再进行补充备课,写出自己执教的体会和疏漏失误,记下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闪光点或困惑。这样的备课才是我们倡导的,是有效教学的保证,是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例如第二册第三单元加减法“青蛙吃害虫”活动:首先让学生看主题图,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是让学生借助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并交流各自不同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第三个活动是让学生说一说,算一算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第四个活动是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老师要进行巡视指导,并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把握好教材
把握教材要从全局着眼,从整体上去认识教材,并用联系的观点系统地分析教材。首先在理解《标准》基本理念的前提下读懂教材。通过反复阅读教材,查阅有关教学参考资料,了解全册教材的编写特点,明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目的要求和在全套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全册教材的所有知识点在各单元的分布情况;还要研究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熟练地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逻辑结构和编排意图。确定出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并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把握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教师的认识结构,只有到了这一步才算把握了教材,教学中才能驾轻就熟,寓繁于简。例如:图书馆一课,主要是教学“两位数加几”,这是本学期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又是以后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根据《标准》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实现算法制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良好的思想习惯和合作意识。教学目标是学会两位数加几的进位加法并解决与此相关的应用问题,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这样来把握教材,教学才会得心应手,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突出重点
教师要抓住教材中本质的、主要的东西,对 ……此处隐藏2975个字……就是“三提倡”“三标准”。“三提倡”即一提倡学生提取关键词,展示要点;二提倡学生使用多色展示;三提倡学生巧妙使用符号展示。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制订板演的标准:一是清楚;二是工整;三是正确。满分十分,每项各占三分,奖励分一分。每次板演后,按照标准评价打分。
3、学生发言讲解声音不够洪亮,姿态不够大方。为了解决问题,我们是这样训练学生的:第一阶段在课堂上反复要求,不断提示:发言声音要洪亮、注意仪态。第二阶段,引导学生从发言声音、表情、站姿、表达是否流畅等方面评价,由专人负责专项评价。我相信长期坚持下去,就会取得成效。
4、学生只注重展示,不注意倾听。这样会导致课堂纪律松散,学习效果不佳。针对问题,我们采取了这样的策略:首先让学生明确倾听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认真倾听是一种态度,一种习惯,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能力。其次,多次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强化倾听意识。第三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倾听同学的发言和老师的要求与点拨,比如:在整节课中倾听较好的小组将获得加分,反之则扣分,发言者重复别人的见解则减分。
5、学生不注意修正导学案。学生之所以不注意修正导学案,可能是觉得听了同学的发言和老师的讲解已经知道正确答案了,没有必要修正。更重要的是可能懒惰,没养成修正导学案的习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修正导学案的习惯,我们采用这样的做法:课堂上展示评价之后,专门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用红笔修正导学案;课后要求学生上交导学案,教师检查批改,发现问题,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未修正的同学予以批评,按要求做的学生予以表扬奖励。长期坚持持之以恒,学生就能养成修正导学案的良好习惯。
6、优秀学生经常展示,展示的总是那几个学生。长此以往,优秀学生越来越优秀,而其他学生失去了发展的机会。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是这样做的:规定小组成员必须轮流展示,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得到锻炼,违反这一规定的小组将被扣分。
7、学生不能很好地保存导学案,破损及丢失情况时有发生。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有些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行为上没有养成整理物品的好习惯。为此,我们要求学生单页整齐对折,用小夹子夹住,以免丢失。
三、对导学案教学实践的几点思考
1、是否可以根据学情,循序渐进地推进导学案教学?有的班级程度较好,不需要老师讲解,学生就可做精彩的展示;但对于基础较差的班级,就很难完全按照导学案教学模式推进。
2、是否可以在导学案教学与传统教学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这里的传统教学指导学案教学之前的.种种教学方式,其中亦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益成分,是否可以将导学案教学与传统教学较好地结合起来?
3、是否可以分阶段实施导学案教学要点?比如说,这一阶段可以出台学习小组组长工作细则,依据工作细则,专门训练小组长,给予小组长具体的方法指导。因为小组建设是导学案教学的灵魂,只有搞好小组建设,导学案教学方有可能取得成功。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5作为只是几年教龄的老师来说,认识到教学常规的重要性是很有必要的,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系列的教学任务,就必须遵守常规,这次教导处组织我们老师学习教学常规,借着这个机会,下面我就谈谈我对教学常规的心得与体会。
先谈谈科目,数学是思维性与能力性都特别突出的的一门课程,体现着学生智慧的表现形成,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老师在数学教育中注重学生的思维与能力的培养,要努力做好各个方面的前提工作,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与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有所给予。
首先要做的是备课,备课是上课的基础。备课先备备教材,上课只是45分钟,而要上好这45分钟的课,在课下老师要花费几个45分钟来备好一堂课,这样老师才能比较好的给学生上课,讲好难点、突出重点,上出一堂好课。当然备课也要备学生,新课标要求我们老师教学要以人为本,这不是空话,我们老师准备的内容要适合学生的接受和认知,这样上课才有意义。
其次是上课,上课是教学的主要环节。就这几年的经验下来,发现注重一些基本步奏是很重要的,如注意教学目标,注意板书,注意小结,注意讲练结合等,为了上好课,教师应该有明确的目标,教师让学生知道这堂课要求达到什么目标,板书和小结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加深对新知识的记忆,讲练结合是数学中巩固新知的必要手段,如果讲了一节课连题都不会做,那肯定是不行的。
最后是作业,作业要注重针对性和分层性,上课讲了什么内容,课后就应该相应的进行巩固,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当然对数学来说,适当的布置一些研究性或探究性以及操作性的作业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的能力。
规课的教学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用最多的教学活动,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就应将日常的教学常规落实到底、落实到位,但这说得容易,做得难,让我们一起自勉吧。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69月12日,我县组织到潢川参加海峡两岸小学数学名师好课堂系列教学研讨观摩会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为“名师好课堂课堂的研讨”。会前潢川高中老师介绍本次研讨会的目的和宏观要求。上午观摩了来自首都的吴正宪老师的三年级下学期《面积的认识》的公开课,下午观摩了来自江苏省启东市蔡宏圣老师的四年级下学期《乘法分配律》的公开课;次日上午我们听取了江苏省启东市实验小学副校长季国栋的《用数对确定位置》五年级的示范课,他主张‘疑趣课堂,让学生在疑趣中享受生活’。通过同课异构的形式提高教研活动的时效性、针对性。观摩后听了专家的学术报告,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从中受益匪浅。
《面积的认识》这节课,吴正宪老师很努力、真实地呈现学生的思维状况,并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猜想—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思维过程,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得到新知。
《乘法分配律》是中年级课程,两位老师都选择了有趣的素材,来激起学生的兴趣点,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并注重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引领。
《用数对确定位置》这节课季国栋老师循序渐进,从简单的生活现象导入问题,一步步的把学生引入问题、探索问题,使学生在愉快中获取知识。
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在这些观摩课当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通过这次研讨会更使我明白了:教育是我们一生的事业,三尺讲台是我们的舞台,学习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教师要想真正拥有自己的今天,把握住明天,就必须勤奋而又智慧性的吮吸知识的甘露,走出属于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