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边的叫声》教学反思(精选3篇)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池塘边的叫声》教学反思(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池塘边的叫声》教学反思1
《池塘边的叫声》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青蛙和小鱼轻快活泼的对话,展现了朋友间相互关怀的美好境界。本课还配有一幅图,生动、形象、直观地再现了课文内容。
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有梯度地安排了新课教学,首先以学青蛙叫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再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随文识字,在愉快中学习生字,接着以“小鱼和青蛙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最后再拓展角色,再次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培养学生
各方面的能力。这样,从学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落实了知识点,化解了重、难点。
一、落实了自主参与,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和发展的自由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因此,在“初读课文,随文识字”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最后以课件和游戏等形式检查,这样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时空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并充分发挥了学生间互助的作用。在教学中,大家也可以看到学生的兴致很高,而且学得也很不错。
二、注重学生的个性阅读,尊重学生的创新发现,实现阅读个体与文本心灵对话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学习。因此,在课文的教学中,我只设计一个问题:“小鱼和青蛙之间发生了什么事?选择小组喜欢的段落学习。”这样“顺学而导”,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会学习,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在读、演、说中充分感受到课文的精神。
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生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四人小组讨论和同桌讨论,充分地给予了学生学习交流、互助合作的自主权。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让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帮、互学,有助培养自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让各小组把自己组的劳动成果由本组代表进行展示,使更多的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感。同时,对于整个教学过程来说,又是一种调节和放松。
四、以多样的形式,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着“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这一理念,我将活动、游戏和课件引进课堂,让课堂真真正正成为孩子学习的乐园。我先让学生学学青蛙的叫声,激发学生学文的兴趣;将丰富多彩的课件穿插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吸引了孩子们的视线,充分地激发了他们参与练习、积极读文的高昂兴趣;让学生演一演青蛙和小鱼,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但课堂总是充满了遗憾啊!在课堂实际生成的瞬间,教师只能凭自己的一种直感去感受来自孩子们的对文本的解读和回应,然后对学生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评价。这种课堂策略当然受教师敏感度和经验度的影响,我在这方面还是欠缺的,以后我将更加努力,在各方面得到提高。
《池塘边的叫声》教学反思2
《池塘边的叫声》是以“朋友”为主题的课文,反应朋友之间的情谊,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友情的美好和可贵,培养爱朋友、关心朋友、帮助朋友的美德,初步认识应该怎么对待朋友。此堂课是《池塘边的叫声》第二课时,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着“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这一理念,我将活动、游戏和课件引进课堂,让课堂真真正正成为孩子学习的乐园。
本课是第二课时,由于在第一课时已经将课文的生字词过关了,所以在这节课上,关键就是让学生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着重让学生体会小鱼的有礼貌以及青蛙的乐于助人。我先从指导朗读第一段小鱼遇到青蛙开始进入对课文的理解。然后通过小鱼、青蛙的心情,神态引导孩子们读出心中的感受,并在这个过程中采用分组读、分角色读、师生互读,男女生互读等多种形式,大大地提高了孩子们的兴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我抓住了几个重点词语:好奇、连连、转了一下、转了两下…并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一方面帮助孩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另一方面锻炼他们的说话能力。我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分小组表演这篇课文,引发学生思考、想象、交流,注重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进行情感交流,体验朋友间的温情与美好。
在最后部分,我根据课文的内容设计了两个拓展延伸的内容:青蛙会给小鱼讲什么故事。你还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助小鱼了解岸上的故事?孩子们畅所欲言,有的说:“可以把岸上的事情写下来,然后给小鱼看,”有的说:“可以把岸上的事情拍下来,拿给小鱼看,”有的'说:“可以把岸上的事情录下来,给小鱼讲解,”还有的说:“可以把小鱼放进一个带轮的大鱼缸里,推着小鱼到处逛。”……孩子们想象力非常丰富,说得非常精彩,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但是这节课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在课中,有时没有照顾到大部分孩子,教学中的临场机智不够灵活,在课堂实际生成的瞬间,教师只凭自己的一种直感去感受来自孩子们的对文本的解读和回应,不能对学生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评价。以后我将更加努力,在各方面得到提高。
《池塘边的叫声》教学反思3
《池塘边的叫声》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青蛙和小鱼轻快活泼的对话,展现了朋友间相互关怀的美好境界。在教学设计上,我首先以播放青蛙叫声吸引孩子们注意,激发兴趣,接着出示课题,让孩子们对课题质疑。再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随文识字,接着以“小鱼和青蛙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这一问题引导孩子们自主学习课文,最后再拓展角色,再次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因此,在“初读课文,随文识字”这一环节中,我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然后以多媒体游戏形式检查孩子们的识字情况。这样给孩子们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时间,更充分发挥了孩子间的互助。孩子们学习兴致很高。
在课文教学中,我把阅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去读书,用多种形式去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孩子们通过反复朗读体验语言文字的美。在课堂教学中,孩子们的思维是活跃的。孩子们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思考着,讨论着,交流着。
在课文教学的最后,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1、青蛙怎样帮助小鱼了解岸上的事情?
2、你还有什么办法帮助小鱼?
孩子们充分展开了想象,对课文的理解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