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班数学教案锦集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巩固复习数字1-10的认识,能按顺序和倒序排列数字。
2、喜欢参加数学活动,积极、愉快参与寻找、辨认数字与感知单、双数的游戏。
活动准备:
教具:萝卜、篮子若干,数字图片一幅。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黑猫警长》稳定幼儿情绪。
“中一班的宝宝们”(儿啊)真乖!今天邓老师要跟你们一起做一个很好玩的游戏,你们想不想玩?(想)玩游戏之前,你们先和我一起学一学本领。
2、教师出示空格图片,你们看这一共有几个格子?(你们的数数能力很强)每个格子里都藏着一个不同的数字宝宝,我们一起念儿歌把他们请出来。
3、幼儿念数字歌,教师将数字图片(二)出示在黑板,现在请你们边看边猜,这些格子分别住着哪些数字宝宝。
4、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数字形状,寻找出1-10的数字宝宝。(你确定吗?肯定是 “几“吗?还改变吗?)
5、好了!10个数字宝宝都给你们猜出来了,你们真厉害,还能说出颜色和方位,教师提问:你们说说这些数字宝宝哪个大,哪个最小?你会给数字宝宝从小到大地排队吗?从大到小呢?
6、谁还有不同的排列方法?(圆形、三角形等)很好!你们都很聪明,数字在排列的时候可以方位不同,还可以方式不同。
7、邓老师也有一种排法(将1、3、5、7、9排在上面的格子里)你们知道“1”的下面是什么数,逐一让幼儿往下猜,他们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
我还有一种更难的排法(1、3、5、7、9,2、4、6、8、10分别排成两个竖排,教师先排前面的单数,第二排排一个数字10,往后让幼儿猜)。
小结:这些数字宝宝都是我们平时经常看到,听到的,我们的生活当中都离不开他们,所以我们要跟他做好朋友。
8、好!我们学到了本领,现在可以做游戏了,先听好要求,请兔宝宝边念儿歌,边收萝卜,宝宝念儿歌:小白兔,白又白,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大灰狼来了,你们赶紧跑到后面的老师那里,寻求保护,和老师们数一数你收了几个萝卜,是单数还是双数?
小结。表扬小兔有本领。夸兔宝宝们真能干,不仅学习,爱还爱劳动,,今天学到了很多的本领。妈妈真高兴,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礼物。
9、小兔摸奖品。(触摸觉感知)
(1) 发奖品。兔妈妈拿出神秘礼物,内装有糖果食品,请一名乖的小兔把眼睛闭起来,上来摸摸袋中的糖果,告诉大家是什么?然后发给小伙伴。
(2)一起分享食品。
活动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我把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与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引导幼儿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本领。省时高效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观察袜子、手套的特征(大小、颜色、图案),能将相同的袜子、手套进行配对。
2.初步理解“一双”的含义.了解成双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3.愿意参加活动,能说出自己的发现。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按实物标记将物体分类的经验,认识红、黄、蓝等基本颜色。
2.物质准备:晾衣架、夹子各若干,袜子每人一双,手套人手一副,篓子若干。
活动过程:
1.我们的袜子。
师:看看,你的小脚上穿着什么呀?你的袜子是什么样子的?有几只呢?两只一样吗?哪里一样?
引导幼儿自由观察自己的袜子.初步感知两只袜子的大小、颜色、图案相同,知道什么是“一双”。
2.晾袜子。
(1)展现晾袜子的场景,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妈妈洗了许多的袜子,还没来得及晾,你们愿意帮忙吗?
(2)出示一只袜子,引导幼儿观察、配对。
师:一双袜子要晾在一个衣架上,那这只袜子应该晾在哪里呢?谁愿意试一试?
个别幼儿示范将相同的袜子晾在一起,师幼共同检验。
师:为什么把它们晾在这里?
引导幼儿说出两只袜子的相同特征。
(3)幼儿操作,将相同的袜子配对。
师:还有些袜子没有来得及晾在衣架上,请你们每人拿一只袜子,找到它的好朋友.把它们夹在一起。你们愿意帮忙吗?
(4)幼儿集体游戏,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寻找的过程。
师:袜子都晾好了吗?袜子一双一双晾在一起了吗?
集体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3.收手套。
(1)介绍游戏玩法。
师:今天妈妈很高兴,大家都很爱劳动。瞧,妈妈洗的手套也晒干了,我们一起把它们收下来吧。什么样的手套放在一起呢?把同样的一副手套用夹子夹起来放在篓子里哦!
(2)幼儿操作,迁移匹配袜子的经验,将相同的手套放在一起。教师观察、指导,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什么是“一双”(一副1)。
(3)相互检查配对结果。
师:都放好了吗?我们来看一看有没有都放对。
4.结束活动。
师:谢谢你们帮妈妈晾了袜子,还收了手套,我们穿鞋子回家吧。我们脚上两只鞋子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引导幼儿找两只一样的鞋子穿起来。
教学反思:
在幼儿园里,我们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教育幼儿做好一些力手能及的事情。而我们往往是怕麻烦和害怕家长的不理解,极少展开这样的活动。通过这一次的活动,让我明白作为幼儿教师,不单单是对幼儿进行知识的灌输,还要传授给他们生活的本领及增强动手的能力。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我设计的是一节小班的数学排序课,由于我班幼儿年龄较小,
而且刚刚入园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所以我安排的是较简单的大小的ababab型排序以参加水果宴会贯穿整节课,用各种水果图片做教具,又加以穿水果项链的环节,锻炼了幼儿的“穿”的能力,提高了幼儿的专注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按照大小排序的规律。
2、锻炼幼儿“穿”的能力,提高手部的灵活性。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幼儿能按照一大一小的规律进行排序。
教学准备:
苹果、香蕉、西瓜的大小图片若干,用来穿项链的绳子每人一条,小碗每人一个;已经按大小排序穿好的水果项链2---3条。
教学过程:
1、以参加水果宴会引出主题
昨天晚上赵老师接到了一个电话,是水果王国打来的,邀请我和黄老师这个星期六去参加水果宴会,但是要去参加宴会有一个要求,就是要佩带一条这样的水果项链。
2、出示已经按照大小排序穿好的苹果项链请幼儿观察,引导幼儿发现上面有什么(大苹果和小苹果)。再来看一看这些大苹果和小苹果是怎样排的队(一个大苹果一个小苹果、一个大苹果一个小苹果、、、)
3、告诉幼儿象这样一个大的一个小的、一个大的一个小的有规律的排列叫做排序。
4、你想和老师一起去参加水果宴会吗?那就要制作一串水果项链,想知道是怎样做的吗?我现在就来教你。
(1)取水果图片(苹果、香蕉|或西瓜)。
(2)按照一个大的一个小的一个大的一个小的的顺序进行排列。
(3)将排列好的图片用绳子穿起来(教师具体展示穿的方法)。
5、黄老师也做了一条水果项链,我们看一看和我们的一样吗?(幼儿发现这条水果项链不是按照大小的排列顺序穿的),那我们来帮黄老师改一下好吗?(按照刚刚的方法再重新做一遍。
6、现在你已经学会了做项链的方法,来做一条星期六和我们一起去参加宴会吧!
7、教师发放材料,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8、教师将制作好的项链一一展示并让孩子说说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
9、将项链给孩子佩带好准备参加水果宴会。
教学反思:
幼儿对这节课表现出了很强的兴趣,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很好的完成了老师预设的目标,除了自主操作的环节外如果在前面的环节请个别幼儿到黑板上操作更能看出幼儿掌握的情况,还有就是展示穿的动作时语言引导较多,应该将幼儿的注意力放在观察老师的动作上。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进一步学习4以内的数数。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会用不同的数数方法,会手口一致的数4以内的数。
活动准备:
课件 小黑板 图片 小篮子 棒棒糖
活动过程:
1.以给"大公鸡过生日"引题,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朋友,小朋友听是谁呀?大公鸡今天很高兴,因为它要过生日了,它请了好朋友来给他过生日,小朋友看是谁?
2.播放课件可爱的小动物,幼儿看课件回答。
(1)有几只小狗?(1只小狗)
(2)有几只小兔?(2只小兔)
(3)有几只小鸭?(3只小鸭)
(4)有几只小花猫?(4只小花猫)小动物们给大公鸡带来了好多生日礼物,大公鸡很高兴,请大家参加它的生日宴会。
3.情境游戏:快乐的生日宴会
(1)出示生日蛋糕,让幼儿说出是大公鸡几岁的生日。并唱生日快乐歌。
(2)好玩的筛子。
幼儿看筛子上有几个点,请幼儿拿出几个棒棒糖。练习幼儿按点取物的能力。
(3)丰富的午餐(纸箱上贴动物的图片,掉在黑板下面)幼儿说出都有哪些好吃的东西,练习用不同方法来数数。
①1个肉骨头。方法
②2个胡萝卜。(竖着数)
③3只虾。(环绕数)
④4条鱼。(不规则物体的数法)
⑤ 小动物。(按特征和不同数)数完后请小朋友给小动物喂食物。(小狗、 小猫、 小兔、小鸡的家)
(4)快乐抱一抱玩法:音乐开始,幼儿听着音乐跳舞,音乐停下后小朋友自由结伴抱一起。
规则:音乐停,幼儿能说出是几人抱一起的.。
4.教师总结、评价。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颜色,能按物体的颜色进行分类。
2.愿意参加小组操作活动,初步学会按每个小组活动的要求进行操作。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胸牌。(一种颜色各占幼儿总数的三分之一)
2.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木珠一筐;穿珠绳若干,每根绳头拴一个木珠(如红色木珠)作为分类的标记。
3.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雪花片一筐,瓶娃娃(瓶娃娃头上各系一种颜色的彩带做头发,作为分类的标记)。
4.纸盒做的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房子各一座,红、黄、蓝三色的小纸片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颜色碰碰乐。
按顺序出示三种颜色的胸牌,让幼儿说出颜色。
每个幼儿选一个胸牌挂在脖子上,当老师说“颜色碰碰乐”时,同种颜色的小朋友相互间碰一碰。
游戏3―4次,同种颜色的小朋友还可以做做鬼脸等。
2.分组做分类练习。
玩“穿珠”游戏。
如:绳头拴红色木珠,这根绳上就穿红色的木珠。
玩“喂娃娃”游戏。
如:黄头发的瓶娃娃给他喂黄色的雪花片。
玩“片片回家”游戏。
如:蓝色的纸片回蓝家。
活动建议:
1.分组活动时,幼儿可自由选择。
2.将本活动的材料放在益智区,供幼儿操作。
活动评价:
1.能辨认红、黄、蓝三种颜色。
2.能根据颜色进行分类。
活动反思:
活动通过幼儿自己亲自操作、游戏等的一系列串联的活动,让幼儿掌握了如何按颜色分类,几个活动的目的虽都是让幼儿按颜色分类,但幼儿并不感到枯燥,而且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将本来单一的活动变得丰富起来,目标完成的很好。
小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按物体的关联性将常见的物品归类。
2、愿意参与为家人送物品的活动。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重点难点:
能按物体的关联性将常见的物品归类。
活动准备:
1、教具:图片:手套(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各一)、人物图片: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2、学具:幼儿操作纸、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各一)、拐杖、女士包、领带等。(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了解物品与人的关联性。
出示人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图片。
师: 看,谁到我们教室来做客?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儿进行观察并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的眼睛可真亮,从他们身上的不同物品就可以看出他们是谁了。
师:看,家里的手套都乱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找不到自己的手套了,谁能来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手套?
小班幼儿已经初步具有观察的经验,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幼儿通过观察了解不同人物的不同特征,能通过人物身上的物品分辨出人物的不同身份。同时,教师的小结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了"物品与人的关联性"。
2、宝宝送物品。
(1)个别幼儿送物品。(3分钟)请个别幼儿送手套并讲述原因。
师:你是怎么送的?为什么要这么送?
教师小结: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手套是不一样的,我们从手套的不同特征就可以看出来了。
用同一种物品--手套来引导幼儿通过细致观察、一一比较的方法来判断手套送给谁。
(2)全体幼儿送物品。(12分钟)师:家里还有很多其他的物品,我们首先来看看他们是什么。
介绍操作材料和操作要求。
师:我们一起来送一送,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东西放到他们下面,记住一边送要一边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送。
幼儿送物品并讲述原因。
幼儿集体操作时,教师所选材料有了递进,有一组(4双鞋子)同类的物品,还有一些其他特征比较明显的物品,如拐杖、领带等。引导幼儿在细致观察、一一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更全面的判断,进一步巩固幼儿对"能按物体的关联性将常见的物品归类"这一目标的达成。
3、展示幼儿作业,集体检验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送的?为什么要这样送?
教师和幼儿一起检验、纠错。
评价幼儿作业时,先选用操作正确,比较有序作业进行点评,再选用一些比较典型的作业,引导幼儿自评,利用幼儿间的差异资源进行互评。
课后反思:
本活动来源于主题《亲亲热热一家人》,目的是让幼儿按照物体的关联性将常见的物品归类,从而能增进宝宝与家长之间的情感。小班的孩子对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较感兴趣,但是他们对这些常见物品的认知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宝宝送物品》这一活动从幼儿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幼儿通过认一认、说一说、找一找、送一送进一步认识常见物品,并能给不同人物进行匹配。教师在教学具方面做了比较深入的思考,在教具方面,首先选用一组同类物品,让幼儿通过观察发现方法-- 比较,同一组物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很容易就能判断出物品该送给谁。在幼儿操作材料方面,又有了递进,用了一组同类物品,另外还选了4个特征较明显的物品,难度有所提高,对幼儿更具挑战性,幼儿对判断物品的关联性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判断物品该送给谁,不仅可以通过比较,还应从实际生活出发,明白物品的用途,从而进行判断。
小百科:物品生产、办公、生活领域常用的一个概念,泛指各种东西或零星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