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小班教案

时间:2023-12-11 09:09:30
【推荐】小班教案集锦7篇

【推荐】小班教案集锦7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增进幼儿对父母的了解,培养幼儿关心和热爱父母的情感。

2.能初步安静地倾听别人谈话。

3.幼儿围绕主题谈话,学会用简短的语句说说爸爸妈妈为自己做的事情和自己应该做一个好孩子。

活动准备:

1.事先请幼儿观察自己父母的日常生活,了解他们在家做哪些事情。

2.歌曲《好娃娃》。

活动过程:

(1)提问引出谈话话题

师:小朋友每天早晨是谁送你们上幼儿园的?下午又是谁接你们回家的?

教师小结: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非常爱你们的爸爸妈妈,可是爸爸妈妈可辛苦了,白天他们要上班,下班回家后还要做很多家务。

师:今天请小朋友来说说爸爸妈妈在家里做了些什么事情!

(2)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幼儿自由交谈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① 引导幼儿想一想:爸爸妈妈都很爱孩子,你们爱你们的爸爸妈妈吗?怎么爱?比如你怎样个能干的宝宝。

师:小朋友你们愿意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情?

② 鼓励幼儿发表意见,老师先做榜样。

师:我的爸爸是一名工人,爸爸工作辛苦,我常和爸爸在一起整理图书,还帮助爸爸做其它事情,爸爸夸我是好宝宝。

③ 让幼儿轮流交流,教师对幼儿的谈话给予鼓励。

(3)欣赏歌曲《好娃娃》结束活动。

师:今天小朋友都表现得很能干,爸爸妈妈一定很喜欢你们,那我们用美好的歌声唱我们学过的歌曲《好娃娃》给爸爸妈妈听好不好?

小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好奇心强,好模仿,在平时带班过程中常常发现幼儿对异性如厕方式十分好奇,有的还模仿异性同伴小便。这说明幼儿对自己与异性同伴的不同已产生好奇,活动中通过图片和愉快的游戏让幼儿掌握男孩女孩的外貌特征;通过观察男孩女孩如厕图和认识男女卫生间标志强化幼儿的性别意识;通过操作游戏“送礼物”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进一步了解自我。

活动目标:

1、能观察区分男孩、女孩的不同,掌握男孩女孩的外貌特征。

2、认识自己的性别,进一步了解自我。

3、认识男女卫生间标志,强化幼儿性别意识。

活动准备:

1、男孩女孩图片各一张。

2、娃娃图2张,男孩女孩头发服装卡片若干。

3、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今天,笨笨熊家来了两位小客人,一位是男孩子,一位是女孩子。可是笨笨熊真糊涂,它怎么也分不清谁是男孩谁是女孩,小朋友们快来帮帮它好吗?”

(1)出示图片,谁是男孩谁是女孩?

(2)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引导幼儿从外貌特征进行比较。

(3)、出示男孩女孩入厕图,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男孩女孩的不同。

2、说说自己和家人的性别。

你是男孩还是女孩?你家有谁是男的谁是女的?

3、游戏“打扮男孩女孩”

“老师刚买了两个玩具娃娃还没来得及打扮他们呢,小朋友来帮我把他们打扮成男娃娃和女娃娃好吗?”幼儿给娃娃选择合适的服饰。

4、游戏“送礼物”

(1)出示男女卫生间标志“这是什么?你在哪里看见过的?”

(2)幼儿人手一套操作材料,分别把合适的礼物送给男孩女孩。

5、 开火车将礼物送给男孩女孩(男孩、女孩各一列火车开出活动室)。

活动延伸:

在平时的活动中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男孩女孩在性格,兴趣方面的不同。

活动反思:

1、《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面向每一位幼儿,为每个幼儿的充分活动提供机会条件和充足的丰富材料,以保证每个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需要。在一研时,我使用的大图片教具只能给部分幼儿提供操作的机会,没有上来操作的幼儿一下子就感到很失望,积极性也降低了,在二研时我增加了幼儿操作这一环节。

2、二研时的.幼儿能力比较弱,一下子说不出男孩女孩的不同,我引导幼儿从上到下有序观察,通过有序观察比较幼儿掌握了男孩女孩的外貌特征。

3、在幼儿操作时如果可以让幼儿自己先动手然后发现问题再和幼儿共同探这样可以更好的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教师才能真正起到引导者的作用。

4、幼儿操作前,我让幼儿认识了平时生活中常见的男女卫生间标志,这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也强化了幼儿的性别意识。

5、另外,幼儿操作的材料我结合了很多《东方之星思维游戏课程》里的材料。东方之星的操作材料制作得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而且非常结实耐用,很多教具学具都可以结合到平时的教学中使用。效果也很好。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木头和玻璃的不同特性及用途。

2、通过观察和触摸活动,能探索木头和玻璃的不同之处。

3、对周围生活及探索活动感兴趣。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能说出周围物体的名称,认识玻璃和木头。

物质准备:木制玩具及玻璃制品(金鱼缸、小木偶、玻璃球、玻璃杯)木头块和一盆水、一块抹布。

【活动过程】

一、感知木头和玻璃的不同特性。

1、师:大家看,老师的桌子上有哪些东西?(幼儿说出物体的名称)

2、大家摸摸、捏捏,仔细看一看,还可以玩一玩,你发现了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3、你们知道这些东西是用什么做的吗?(如:金鱼缸是玻璃做的,小木偶的木头做的等)

4、木头和玻璃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引导幼儿比较木头和玻璃的不同之处)

小结:玻璃是透明的,木头是不透明的,玻璃摸上去是滑溜溜的,木头摸上去的粗糙的、硬硬的。

二、操作实验。

1、师:如果将玻璃和木头放入水中,大家猜一猜,会怎么样?

2、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操作实验,将玻璃和木块放入水中观察。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鼓励幼儿相互介绍过程和结果)

三、寻找教室里的玻璃制品和木制品。

师:在我们活动室里有玻璃或木头制成的东西吗?我们大家一起找一找吧。(幼儿找一找)

四、了解木头和玻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师:你们还见过哪些东西是木头或者玻璃制成的?

2、启发幼儿想象各种木制品和玻璃制品。

如:木头做的东西有桌子、椅子、梳子、床等;玻璃做的东西有玻璃杯、镜子、玻璃窗、玻璃瓶等。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小班教案 篇4

歌曲:小小鸟

目标:

1、初步学习演唱歌曲,初步体验和表现休止符,唱出亲切和俏皮的情绪;

2、通过玩手指游戏记忆歌词;

3、积极参与活动,学习与同伴进行感情交流;

过程:

1、玩手指游戏,熟悉歌词;

(1)教师引发幼儿兴趣:“你们学过小鸟吗?我这儿也有小鸟。”“教师示范用两个手指做小鸟玩游戏,两个手指分别为两只小鸟,可以互相碰、摸、关节活动,前后顺序根据歌词内容决定。”

(2)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试着玩手指游戏。(可以尝试与周围同伴两人玩手指游戏,一人出一个手指做小鸟一起玩。)

2、学唱歌曲

(1)教师边玩手指游戏边范唱;

(2)幼儿自己边玩手指游戏边学唱。(游戏帮助记忆歌词)

3、结伴游戏:

与同伴两人玩手指游戏(一人用一个手指做小鸟),边玩边唱歌(强化记忆歌词)

4、一边完整的唱小小鸟,一边做游戏。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要求小朋友知道多吃零食会影响一日三餐的进食量,妨碍身体吸收全面的营养,影响身体健康。

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1、挂图

2、一些零食的包装袋,果奶瓶等。

活动过程:

1、教师分别出示一些零食的包装袋,果奶瓶等,与幼儿谈话,让幼儿说出这些东西都是装零食的,并请幼儿说说自己喜欢吃哪些零食。

2、组织幼儿讨论:多吃零食有什么不好。

3、看图片,回答问题。

(1)明明在家里喜欢吃什么?

(2)到了吃饭的时候,明明想不想吃饭?为什么?

(3)睡觉的时间到了,明明觉得怎样了?

(4)明明长得高不高?结不结实?

(5)医生给明明体检时,对明明说了些什么?

4、教师总结:

让幼儿知道多吃零食也是挑食、偏食的表现,这会影响我们身体生长和健康。

活动反思:

活动下来,孩子们对吃零食有了新的认识,知道要一日三餐正常饮食,多吃零食对健康有害,影响身体成长,而且不能挑食,不偏食的良好习惯。这一话题,孩子们比较感兴趣,都愿意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小百科:零食,通常是指一日三餐时间点之外的时间里所食用的食品。一般情况下,人的生活中除了一日三餐被称为正餐食物外,其余的一律被称为零食。

小班教案 篇6

目标:

1、欣赏26―29课,重点欣赏28课,复习欣赏常规。

2、认读生字词:多;少;买。

3、复习本期幼儿已识汉字。

准备:

1.《幼儿听读游戏识字》第二册[人手一本],录音机,磁带。

2.第28课大范例,大字卡“多”“少”“买”。

3.花盘5个,大花枝字卡5枝,相应小花枝字卡,数目与幼儿数相同。字条“安静”“种花”。

过程:

一:欣赏

1. 出示“安静”字条,让幼儿安静下来。

2. 发书,复习欣赏常规。

3. 放录音,欣赏26―29课,教师巡回指导。

4. 重点欣赏28课,教师出示字卡“多”“少”“买”,请幼儿在儿歌中找出相应字认读。

5. 教师出示大范例,带领幼儿朗读,强调生字词。

6. 收书。

二:游戏――种花 玩法:

1、将花枝字卡发给幼儿每人一张,告诉幼儿玩的游戏名称,出示字条“种花”。

2、教师出示5个花盆,在每个花盆里插上一枝花的字卡,引导幼儿认读大花字卡和自己手中的字词[可互相帮助]。然后请幼儿将漂亮的“花字卡”种到相应花盆里。

3、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每枝花种得对与错。

4、游戏可反复进行。

三:复习已识汉字

1、教师:看到小朋友们种的花那么漂亮,还有好多字宝宝想和小朋友们玩,我们请这些字宝宝出来,和他们打声招呼吧。

2、教师出示字卡,请个别幼儿认读,也可大家一起认读。

小班教案 篇7

课程目标:

1,引导孩子们观察小动物,激发孩子对绘画的无比兴趣。

2,学习用图案结合的方法,画出毛毛虫,提高孩子大胆的想象力。

3,让孩子给毛毛虫的身体不同地方涂上颜色,增添孩子对颜色的应用能力。

课程准备:

1,事先准备好,关于毛毛虫的课件或几张毛毛虫的图片。

2,课件中,要事先做好一步一步画毛毛虫的步骤。

3,在课堂中,再重复一遍课件里画画的过程。更慢一些,画的时候,要尽量用语言来表达过程。课程过程:

1,课件出现,老师开始以激动的口气问孩子,这是什么呀?引起孩子对课件的兴趣,并达到极好的互动。

2,老师引导孩子观察毛毛虫,长长的身体,圆圆的脑袋,多条腿,以及全身长满了毛毛。3,课件播放完后,老师开始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示范画毛毛虫的过程。

4,画出一个圆头,然后画上五官,眼睛,鼻子,嘴巴和长长的触角。

5,再画上毛毛虫的身子。依据个人的了解可以几个圈连在一起。

6,给毛毛虫涂上颜色,可以不同的节涂不同的颜色,以美为最终目的。

课程指导:

有些孩子对毛毛虫的概念还不是那么明确,所以老师要给不会画的孩子耐心的指导。尤其是告诉孩子,毛毛虫的身体的结构,是几个圆圈连在一起的,孩子自然就会理解了。

当孩子画完了,老师则可以建议孩子们展开想象力,给毛毛虫配上它生活的地方,包括小草,花等等。课程总结:

通过画毛毛虫,不仅增加了孩子对绘画的兴趣,而且对颜色的认知也更明确了。孩子们观察和了解身边的动物和生活也更有范围了。

而且绘画中,老师与小朋友的交流也十分重要,能促进老师与小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

《【推荐】小班教案集锦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