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水龙吟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水龙吟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2、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
3、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感受诗词韵味,品味诗词语言。
2、明确诗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词人悲苦心情。
【教学难点】
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教学方法】
倾情诵读,整体感知,析句品词,体会情感,品味语言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了解作者相关知识,熟读本词,查找典故资料。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位青年,他既不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张子房,也不是“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关云长,更不是“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岳鹏举,但这个人却能够率领区区50几个士兵长驱直入拥有5万多精兵的敌营,活捉了杀死自己首领的叛徒,然后风驰电掣扬长而去。此人英武过人,智略同样超群,当时就有人称他为“隆中诸葛”。他所创的飞虎军,虽为地方武装,但可以“雄镇一方”,“谈笑间”能让敌人“樯橹灰飞烟灭”。本来他可以成为勇冠三军、威震四方、“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一代名将,无奈一生备受排挤、屡遭贬谪,有心杀贼,却无路请缨。不过,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阴”,壮志难酬的他在慷慨悲歌中竟然成了南宋词坛上最耀眼的一颗明星。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他就是被人称作“人中之杰,词中之龙”(板书)的豪放派代表词人辛弃疾。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一首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下面请同学们大声的朗读一遍课文,要求读文章时应注意一下生字词的读音,句子的停顿、语气和情感。
可能读的时候少了那么一点问道,就是情感不够:为更好地理解这首千古绝唱,先了解一下作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在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距离他二十三岁自江北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这期间,他上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和宰相虞允文的《九议》都未受到采纳。同时,由于他有着几种特殊的身份,使得朝廷对他不能信任:
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
二、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军;
三、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辛弃疾这三重身份,都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所以,辛弃疾南渡归宋的十余年,一直未受到朝廷重用。在这种境遇下,辛弃疾心中的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就可想而知了。当他为了销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面对着大好江山词人的无限感慨就涌上心头。那我们知道了这样的写作背景以后我们再读文章时就应该注意情感的表达,应该是一种悲愤情感。那么我们带着这样的感觉再读一遍。
师:很有气势,把词人的那种悲愤之情给传达出来了。
出色的朗读往往是建立在正确的理解的基础上的。下面就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内容。在读的过程中注意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无人会,登临意 登临所见所感(写景抒情)
登临所想(历史人物)用典抒情
(一)分析词的上片
师:我们先来看词的上片。上片中词人是如何 抒发情感的?
明确:借景抒情
1、那么词中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他们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色?
明确: 长天、秋水、远山、落日、断鸿
2、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
教师提示:请大家抓住关键词(学生讨论完成)
明确:词的上片以写景开端,清秋时节,“楚天千里清秋”一句,点出登临的地点、环境、季节。楚天:下面有注释,代指南方的天空。紧扣登临的地点。“楚天千里清秋”,境界壮阔。“水随天去秋无际”,江水悠悠之景。开头两句是实写眼前之景,却蕴蓄着深厚的情。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都知道,“秋”这个意象带有悲的气氛。这一开头就用了两个秋字。并用“秋无际”来加深“千里清秋”之意,使境界和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营造了一种“雄浑而不失清丽”的意境。接下来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岑,小而高的山。遥岑:远山。“遥岑远目”这里的目:,作动诃,看的意思。词人看到了什么呢?“玉簪螺髻”。玉簪:玉做的簪子,是古代妇女绾束头发用的器物,状如没有把柄的剑,这儿比喻山峰尖峭。螺髻,古代妇女梳理的一种发型,将头头发盘旋成田螺形状。这儿是用来比喻圆形的山岳姿态优美。以玉簪螺髻来比喻远山,既符合远望的特点,也描写出远山的秀丽。“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这三句词,按照今日的语言习惯来说,应是,“远目遥岑,玉簪螺髻,献愁供恨。”这里用的是倒装。在赏心亭上纵目眺望,远处错落有致的峰峦,形态优美,像妇女头上螺旋式的发髻和尖细状的玉簪一样。
水龙吟教案 篇2
一、说教材
(一)、课文特点及在单元中的地位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第六课的一首词。这个单元选取了宋代四位大家的八首词,文学流派有婉约派和豪放派。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宋词的鉴赏评价能力,分析比较婉约派和豪放派在词的取材、境界和情感方面的区别。《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是豪放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词主要以报国无门的悲愤和乡关之思为主题,上阙重在写景,借景抒情;下阙用了三个典故,借典抒情。通过学习这首词,让学生对豪放派的风格有深入的了解,提高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词的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品味词的语言,体味词的意境美。”依据单元要求和教材的特点,我确立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2、理解用典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作者的爱国之情及思乡之感
(三)、教学目标
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前我想先介绍一下我校的学情。我校的高一学生语文基础相对较差,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有待提高,但因为高一此前已学过古典诗词,对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手法、风格已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二、学习目标
《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及学生情况,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思想内容。
2、领略辛弃疾的豪放风格,感受他深沉悲愤的爱国之情。
能力目标 :
1、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通过解读典故去把握作者深沉的情感。
情感目标:感受辛弃疾深沉的爱国之情。教育学生胸怀大志,热爱祖国。
三、说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
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名作展现了一个独特的词人形象,饱含着词人复杂丰富的情感,而情感的表达又使用了多种表现技巧来实现。因而我确定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为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讨论———鉴赏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应善于启发,相机诱导,教学才能获得成功。 叶圣陶先生也说:‘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授之于鱼”,更要“授之于渔”。 教学本身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据此我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朗读,把握感情。
2、提问讨论法:设计问题,师生互动。
3、点拨法:指点迷津,感受技巧。
4、想象鉴赏法:想象画面,体会意境
5、讲练结合法:精讲多练,知识延伸。
(二)学法
学习是一个发现的过程,也是体验的过程。不论是语文素养的提高,还是人文情操的熏陶,都离不开学生个体的参与,离不开学生自主的体验。它使语文学习不仅属于知识理性范畴,更扩展到情感、心理和人格的领域。在这节课中,我将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在个性独特的阅读中,在积极主动的思考中,获得独特的感悟和体验。
1、诵读:指导学生在诵读时应该注意的几个要点,即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2、讨论:让学生根据问题,相互讨论,在讨论中体味作者情感。
3、想象:让学生根据意象发挥想象,通过想象词意境来把握作者的情感。
4、拓展:课上拓展辛词《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课下拓展描写辛弃疾爱国之情的现代文《郁孤台之魂》。
5、练笔:在《辛弃疾啊,辛弃疾》或《梦回南宋》中任选一题写抒情散文,读写结合,陶冶情操。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幻灯片
(三)教法和学法的理论依据
教法和学法力求统一。运用多媒体能创设适宜的气氛,更能增大课堂的容量,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形音色俱备的长处。
诵读法: 是语文教育的优秀方法之一,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悟文章的行文脉络、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提问讨论法: 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就教材的重点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活跃课堂气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点拨法: 在关键处,进行恰当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把问题引向深入。
想象鉴赏法:是诗歌教学的重要方法,能进一步的体会词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讲练结合法:在品味词的意境后,学生进行训练,有助于知识的发展深化。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教师朗诵对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请同学们想一想这幅对联是描写谁的,你能从中获取到什么信息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辛弃疾的名作《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在接触作品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作者的有关情况。
通过对联概括了解辛弃疾的词风及思想情感,引起学生学习本词的兴趣,自然引入新课,直接过渡到本词的品味和鉴赏。
(二)、解题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过辛弃疾的《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和《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因而让学生来说说“我所知道的辛弃疾”,教师再对作者和背景进行补充。学习诗歌要“知人论世”,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理解诗歌的主旨和感情。
(三)、整体感知
1、朗读指导
播放朗读音频后教师进行朗读指导,在全体学生齐读后,指名学生朗读。
朗读是诗词教学的重中之重,有利于记诵,有利于理解,有利于把握意境,朗读好了甚至可以以读代讲。让学生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词的感情基调和丰富内涵,积极酝酿感情进入词的赏析 。
2、理解词意,概括内容
(1)学生结合注释自读全文,疏通词句,不理解的词句同桌讨论和向老师发问,教师巡视点拨。
(2)请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A、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B、这首词的上下片内容各写什么?
通过这两个问题从整体上初步把握词的结构和内容
(四)、深入学习
首先,想象画面,体会感情。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1、上片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有什么特点?(景色描写营造了什么的意境)隐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
2、作者用了哪几个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请同学们模仿动作并设想自己会在哪种情况下有类似动作,深刻理解作者感情。
通过问题使学生体会景色描写中所依附的深层感情,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这是走向鉴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其次,合作探究。我也设计了两个问题:
1、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这属于什么手法?根据典故谈谈词人有哪些“登临意”。
2、下片最后一句词与上片哪一句的意境是相同的?直接表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感?
在这个环节中可以链接关于用典的知识,通过理解作者在词中运用的历史典故来探讨作者的人生态度和抱负。
深入学习这个环节需要相机点拔,学生很有可能出现“有所感却说不出”的情况。要通过诱导让其品出景物和典故所蕴含的作者感情。
(五)小结
1、本词从写景入手,意境开阔,情景交融。通过历史典故,层层推进,自然而贴切,深沉而含蓄。
2、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报国欲死无战场,栏杆拍遍悲断肠,这就是一代爱国词人辛弃疾的真实写照。
(六)拓展训练
读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体会词人寓情于景的写法和深沉的爱国之情。
(七)、布置课后作业
1、 背诵并默写整首词。
2、 读现代文《郁孤台之魂》并回答相关问题。
3、以《辛弃疾啊,辛弃疾!》或《梦回南宋》为题写不少于500字的抒情散文。
通过这三个作业,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巩固所学知识,加深感情领悟且由课内向课外深化拓展,实现了能力的迁移。
五、说板书
板书直观地体现了本词的内容、结构、作者感情和艺术特点,从整体上把握了本词。做到重点突出,条理清楚,语言简练,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背诵,增强了教学直观性和教学效果。
六、说课后反思
每堂课上完之后,总是有欣慰也有遗憾。我认为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以朗读带动体会,用问题加深感受,借拓展增强领悟。学生能够在体会感情的基础上理解内容,赏析手法,把握形象,并做到读写结合,最终得到情操的陶冶。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一是学生朗读感情仍不到位,需加强训练,二是有些问题学生积极性不高,还需多思考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办法。三是拓展延伸不够,可再利用学案补充几首不同风格的辛词。
教学和电影一样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如果再重新上一次这节课,肯定还会有很多不足。但我要努力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我希望能在不断的反思和不断的实践中提高自己,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
水龙吟教案 篇3
一、课题导语
苏东坡非醉心于音律者,然偶然作歌,能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苏东坡是在苦难中完成自己的一个人物。他追求的是一个不以无待(依靠)于外的完成,客观上不改意,还能不落迂腐消极,能够有积极的生活情趣,这是苏东坡最了不起的地方。所以,苏东坡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的便是他奔放超脱豪放的气质,但他也有不少细腻婉约之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情致细腻的惜花词章——《水龙吟》。
先来看一下我们的学习目标。(展示屏幕)
二、整体感知
1、对于苏轼我们并不陌生,这儿我们一起关注有关的文学常识,特别是“三苏”、“唐宋八大家”、“宋四家”、“苏氏四门生”。
2、诵读:(1)同学们结合注释朗读词,体会一下。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三、文本研讨(合作探究)
1、词的上片写了杨花的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写的?
(1)学生讨论。
(2)教师明确:
似花还似飞花——无人情(从教坠)
无情“有思”。作者大胆驰骋想象,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抽象“有思”的杨花,化作了具体有生命的人——一位春日思妇的形象,传神的写出了柳絮飘飞的迷人姿态,又写出了杨花对柳树的缱绻之情,又隐约写出了闺中女子因思念郁结而娇眼欲开还闭的神态。后三句,从虚虚实实中遁入梦境,把闺妇的心思委婉说出,又象生动的写出了柳絮随风飘荡,乍去又回、欲坠仍起的自然形象。
2、词的下片写了杨花怎样的命运?其中寄寓着诗人怎样的情感?
(1)学生讨论。
(2)教师明确:
此花飞尽化作“一池萍碎”。
由柳这一意象,词人自然想到了离愁,从而把杨花比作春日思妇,展示了杨花的美丽轻柔与多情,透露出了诗人对杨花的喜爱、怜惜之情。
3、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1)学生讨论。
(2)教师明确: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这里词人以落红陪衬杨花,无论万红凋零,抑或杨花飞尽,都意味着花事已尽,春色将逝,“不恨”承上片“飞花”“无人惜”实即“有人惜”一样,说“不恨”者,实即“有恨”,所谓曲笔传情,“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这一种将春色数量化的奇妙想象,传达出作者惜花伤春之情。至此,杨花的最终归宿,和词人的满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高潮。
四、教师小结
在词中,杨花与思妇一样有着凄凉的身世,也是词人绝对孤独的真情告白,其中深寓生命之孤独、漂泊、失落,不能自主、无可奈何之悲伤。
板书设计:
杨花——思妇——我
自开自落——离愁——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