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蜡烛》教案

时间:2023-12-07 06:01:35
《蜡烛》教案范文九篇

《蜡烛》教案范文九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蜡烛》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蜡烛》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这篇战地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一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是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的,他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坟堆是南斯拉夫老妇人育乞西为他堆的,她不忍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她要让红军烈士安息在南斯拉夫国土上。老妇人对一个苏联青年情同母子,他们之间已经没有国界,这是反法西斯同盟的军民用血肉凝结的情谊。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教学目标: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于是,无论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词语积累

(1)烧灼:烧、烫,使受伤(2)珍藏:认为有价值而妥善地收藏;(3)穿越:通过;穿过。(4)目睹:亲眼看到。(5)拂晓:天快亮的时候。(6)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7)地窖:保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8)匍匐:爬行。(9)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竭,尽。(10)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11)耸立:高高地直立。(12)柔和:温和而不强烈。(13)闪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14)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15)颤巍巍: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16)肃穆:严肃安静。(17)永垂不朽:(多指姓名、事业、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腐烂。

3、作者简介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书记和书记处书记等职。主要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俄罗斯问题》,诗集《友与敌》,长篇小说《日日夜夜》,三部曲《生者与死者》等。1949年访问中国,并于次年出版了描写中国人民进行解放战争的《战斗的中国》一书。

三、探究质疑

1、整体把握

——全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7段):写苏联红军要偷袭桥头堡时,有一位战士牺牲了。

第二部分(8—13段):写老妇人育乞西亲眼目睹这位战士牺牲的经过。

第三部分(14~31段):详写老妇人育乞西置生死于度外,安葬红军烈士,还在坟堆上点上藏了45年的结婚喜烛。

第四部分(32~44段):写苏联红军寻找战士尸体时,却发现坟堆、老妇人和烛光。

2、本文为什么要以蜡烛为题。

——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3、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事件发生的时间是1944年9月19日早晨,

地点是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附近的一块方场。

起因是五个红军战士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

结果其中一个名叫契柯拉耶夫的红军战士牺牲在方场上了。连长准备第二天再去进攻时,再埋葬这位战士。

(一)分析第一部分:故事的开端

(二)分析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叙述的地点发生了转变,以老妇人的住处为中心进行交代。

4、文章中多次写到炮火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响起来,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第10段)第二层被炮火轰毁了,她就搬到楼下去住,住在楼下的人早已搬得一个不剩了。后来楼下也毁了,老妇人才搬到地窖里去住。

☆(第11段)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老妇人被这一震,耳朵也聋了,脑袋碰在墙上,失去了知觉。

☆(第13段)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碎片把那些剩下来的树木的枝条都削去了。

☆(第16段)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第18段)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第20段)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第24段)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第30段)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突出老妇人在炮火中种种行为的感人力量。同时,炮火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响起,似乎也喻指法西斯的炮火在反法西斯各国同盟的友谊的巨大力量面前也望而却步了。

6、第17段:中关于”她“的动作描写的词语有哪些?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感情?

——穿,翻,看见,理,弯,坐 反映的感情:对年轻战士的哀怜、叹息。

7、老妇人能够舍身掩埋红军战士的动机是什么?

—— 动机:痛恨法西斯,热爱自己的祖国。(红军战士是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的,他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坟堆是南斯拉夫老妇人育西乞为他堆的,她不忍心红军战士暴尸战场,她要让红军烈土安息在南斯拉夫国土上。)

8、文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老妇人的身体不是很好?

——两次“休息”“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颤巍巍”等词。

掩埋烈士的每一步老妇人都非常吃力,假如笼统地说“她非常吃力地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那就不够感人,作者是这样写的:“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 ……此处隐藏10128个字……光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胜母子,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五、内心体验,互动释疑。

1、内心体验:

①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的内心世界。

a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b老妇人为什么深深一鞠躬?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②你还能举出像老妇人这样的例子吗?

2、互动释疑: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

六、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请各小组学生针对本文的学习,以“我学到了……”进行小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不仅从知识上考虑,还要从方法、思想情感上考虑。

学生可能这样说:文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

2、课外延伸:

①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②把你想像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写下来,整理到练习本上,不少于二百字。

《蜡烛》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蜡烛》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作品。作品刻画了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文中只有关于她的动作描写,没有语言描写。透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可以感受人物的心灵,感受这位南斯拉夫母亲对红军烈士的至情至爱。作品突出蜡烛这个细节,赋予作品一种亮色。抒情诗般的结尾,深情赞美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根据课文特点,要着力探究这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心理活动,根据她的一举一动感知她的内心世界,并从字里行间体味在冷静的叙述中包含的作者的感情。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揣摩语句意思。

2、根据课文特点,着重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深度。

3、领会战争的残酷,体会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1、揣摩语句意思。

2、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深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学生简介作者背景,教师适当补充

二、整体感知

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注意把握记叙要素。)

三、粗略探究

1、读了本文,肯定有一些片段令你感动不已,请找出来,在小组中讨论。

2、学生找出自己感动的片段并朗读、分析。

3、老师总结:感动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⑴题材感人:

战争、炮火、蜡烛、烛光等。

⑵事件感人:

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在坟头上的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

四、精细探究

1、教师指定探究问题:

⑴揣摩语句(课后第二题)。

⑵试分析蜡烛有什么特殊意义。

2、学生分组探究问题。

3、各小组代表发言,进行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五、拓展延伸

透过细致的动作描写,设想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六、布置作业

把设想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整理在练习本上。

《蜡烛》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着重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深度,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2、细细揣摩探究意蕴丰富、意味深长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通过默读、朗读,深入探究这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内心世界。

2、难点

抓住关键词语,揣摩文中意味。

教学准备

1、预习生字词。

2、查阅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间最美是真情。我们的身边,每天都上演着无数的美好情感的故事,例如亲情,友情,爱情……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更给我们震撼。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蜡烛》一课,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二、整体感知

1、作者及背景简介。

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生者与死者》获列宁奖金。

课文是一篇战地通讯。

2、检查预习(学生交流、巩固)。

瓦砾(lì) 地窖(jiào) 舀(yǎo) 鞠(jū)躬 名副其实 颤巍巍

3、课文配乐朗读。

4、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表达什么主旨呢?

这篇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三、品读课文

1、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尽量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

⑴炮火:11次

⑵蜡烛:6次

⑶黑围巾:4次

⑷老妇人的“跪”、“爬”:各3次

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加以描写?

⑴多写炮火连天,说明环境危险,让人一直为老妇人揪着心,而老妇人在炮火中的种种行为就格外感人。

⑵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烈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⑶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妇人哀悼之情。

⑷“爬”:说明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

“跪”:说明老妇人庄严肃穆,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

3、课文倒数第二小节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勾画了战后的环境、烛光的背景,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再次点出烛光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胜母子,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四、拓展延伸

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精读文章倒数第四、第五段,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的内心世界。

1、教师启发。

⑴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⑵老妇人为什么深深一鞠躬?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2、学生齐读,自由讨论、交流,教师引导。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

2、把你想象到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写下来,整理到练习本上,不少于二百字。

《《蜡烛》教案范文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