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 教案10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桂林山水 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桂林山水 教案 篇1【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全文以“总——分——总”的结构,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情寓景中,景中显情,全文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欣赏美。开篇引用“桂林山水甲下”的赞语,作为全文的总起句,既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引出后文,又说明了“我们”来观赏的原因。课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通过自主朗读、理解、搜集、欣赏、品味、感悟文中的精美佳句,使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品味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鼓励学生利用搜集的资料进行创造性地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理解欣赏文句的语言美。
2、通过朗读、理解、品味文中的精美佳句,想象文句创设的情景美,并运用观景移情法领略大自然的美景。
3、通过看图、学文,体会山水合一的自然美,情景相融的美妙境地。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桂林山水的美景。
2、理解、体会漓江水“静、清、绿”和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通过朗读和观景移情法,感受多媒体信息以及语言提供的想象情景,让学生尽情地品味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3、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写出桂林山水的特点的。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育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为学生创造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发现和建构文本的意义,让学生独立学习、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看图、学文,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学生随着有声有色的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达到入情入境的境界,使情和景的自然结合贯穿教学的始终。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设计特色】
1、“以画变话”借画悟文,“以话变画”引导学生想象,把枯燥的文字变为鲜活的画面。
2、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准备】
1、搜集到的有关西湖、泰山、香山、大海以及桂林山水和桂林其他方面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2、桂林山水的图片、录像片或投影片。
3、录音机、录音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1、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2、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秀美,有秀丽神奇的黄山、水平如镜的西湖、巧夺天工的苏州园林、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更有那甲天下的桂林山水。
3、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观赏桂林山水,去领略它独特的美。坐稳你们的“心灵的小船”,我们出发了。你们看——出示图片或投影画面老师旁述(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北部。桂林一带,奇峰突起,怪石峥嵘,江流弯转,岩洞幽深,其岩溶奇观为世所罕见,故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 同学们,现在老师给你们作导游,今天我们去领略那神奇秀丽的桂林风光,一起走进那迷人的画卷。
[设计目的]:教师用充满激情的导语创设优美的情境,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引入课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阅读的愿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读中入境、读中悟境,欣赏全文。
1、看画面,自由朗读,边读边通过查字典或词典弄懂生字、词语的读音、意思,
对不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请教同学、老师。
2、听录音示范读。
3、看图学文,理解第一段。
默读,思考: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甲天下”是什么意思?(板书:桂林山水甲天下)
师:(天下第一)桂林山水天下第一。一个“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丽之景堪称天下第一,此句为全文的总领。
下文就围绕这一名句,分别从山和水两个方面作具体描绘,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去观赏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
三、巧设情境,激发情感,感受漓江水的美,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利用投影或出示图片,展示桂林山水图,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漓江的水美在哪儿?它有什么特点?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画出来,反复读一读。(板书:静、清、绿)
3、指导朗读。
(1)小组交流朗读,在读中体会水的:“静”、“清”、“绿”。
(2)教师引读句子
师:漓江的水真静啊──
生: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师:漓江的水真清啊──
生: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师:漓江的水真绿啊──
生: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师生合: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 岸在后移。
(3)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突出漓江水的静、清、绿。(“静”这句读得轻而缓慢,让人感到水在轻轻地慢慢地流;“清”这句读出惊喜,读得让大家都看见江底沙石;“绿”这句读出赞叹之情。)
(4)读了这句话,你对漓江的水有怎样的印象?请概括地说。(板书:静、清、绿)
(评价激励:概括得真好,我们读文章的时候要把长句读成短句。)
4、了解文章特点,学习写法。
小组合作学习: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排比句式,比喻等修辞方法,准确而鲜明地渲染了漓江水的三大特点:静,清,绿。
5、理清叙述顺序,指导学生背诵。
(1)这段话共三句。先用大海,西湖引出漓江的水,再具体写漓江水的特点,最后一句是感受,也写出了水的静。
(2)音乐伴奏,学生试背。
6、总结第二段学法
[设计目的]:教师先创设优美的情境,然后通过看图、学文,使学生从语言文字的具体描写中,进一步体会、感悟漓江的水的特点。学生随着有声有色的朗读,通过观察、比较领略漓江的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 ……此处隐藏19282个字……第4自然段写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所获得的总的印象,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收尾。
四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主要通过读----找----品----抓(语言表达方式)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学生通过学习总结了这段的表达方法,即:①运用排比句式,比喻的修辞方法准确而鲜明地把水之特点来展现;②运用衬托、对比的写作方法突出漓江水的特点。第三自然段的写法与第二自然段的写法相同,所以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我放手让学生按照上述方法自学,做到有扶有放,收到较好的效果。本文语句优美,让人百读不厌。为了让学生充分地从朗读中感悟桂林山水的美,我采用了多种不同的读书方式,如:自读、品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对读等,从读中品味景美,从读中感受本文的语言之美。为了让学生认识排比句,我在学习完第二自然段时安排了一个写话训练----训练用排比句式写话,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和仿写能力。第四自然段是全文的总结段,我又一次以引读总结全文,揭示“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另外,在教学桂林之山时,我还以抓重点词语、理解重点词语为重点,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如“拔地而起、奇峰罗列、色彩明丽、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只有理解了这些词语才能更好地让学生体验到山之险、秀、奇的特点。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桂林的山还会有哪些形状?并出示了相对应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桂林的山之“奇”的特点。课后我留了一个仿写作业,并发现学生模仿例段写话的积极性非常高,我又利用一节课时间让他们交流、互相欣赏。同学们把对比、比喻、排比等写作方法都用在了自己的写作中,我想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精妙之处吧!
桂林山水 教案 篇10【教学内容】
教学课文的2、3、4节,理解课文内容,积累好词、好句、好段,并能背诵这3小节。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理解桂林山与水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将山与水的特点写具体的。
2、能够背诵课文的2、3节。
3、积累有关描写桂林的好词、好句、好段。
4、通过配乐朗读,让学生能抒发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理解桂林山与水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将山与水的特点写具体的。
2、能够背诵课文的2、3节。
3、积累有关描写桂林的佳句。
【教学难点】
怎样将桂林山与水的特点写具体的。
【教学课时】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桂林山水甲天下,回忆一下,甲是什么意思?
二、新课传授
过渡:
人们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来看课文。
(打开书,看第二节)
1、学第2节:
⑴ 桂林有一条玉带似的漓江环绕其间,它有些什么特点呢?请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思考,漓江的特点是什么?请各用一个字概括出来。
(听录音、看录像)
看录象时配上理查德的钢琴曲,让学生从音乐与画面中感受桂林之美。
真美啊!它有些什么特点呢?
(静、清、绿)
⑵ 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句子,老师读前半句,全班一起读后半句。
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翡翠。
① 作者为什么要在静、清、绿前加上真字呢?
② 比较句子。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③ 用赞美的语气读第二句。
⑶ 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将这些特点写具体的呢?那么文中将什么比作了什么?
(出示翡翠,介绍光泽,颜色)
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⑷ 这句话除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还运用了什么方法?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能使人加深印象,读起来郎郎上口。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分句,有感情地读。
⑸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分句,读一读:
① 水真静啊,想一想哪些词应该读轻点?再读一遍。
② 读得真好,将江底的沙石读成重音,还有哪个字应该读得拖一点?
③ 很好,将一块翡翠读成重音,突出了真绿。
④ 连起来读,喜欢哪一部分就站起来读哪一部分,如全喜欢就一直站着。配乐朗读,使学生沿着音乐的情绪处理课文的朗读。
⑹ 学到这里,老师有个问题,这是写漓江的水,为什么开头要写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呢?
⑺ 漓江的水确实美极了,想不想再次荡舟漓江。放录像,师配乐背诵,使学生受音乐的感染,老师在音乐的衬托下饱含感情地背诵,为学生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⑻ 谁也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根据这道填空题试着背一下这一节呢?配乐背诵,让学生对老师进行模仿,可以降低背诵的难度。
2、学第3节:
⑴ 游览了漓江的水,我们迫不及待地要去看看桂林的山。轻声读课文,找出桂林山的特点。
⑵ 你最喜欢作者写的哪一个特点呢:
四人小组讨论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你能在说完后发出邀请,请一些同学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吗?在讨论时配以古筝弹奏的音乐,让学生放松心情,仿佛走进桂林如诗如画的意境中。
① 把山比作老人、巨象、骆驼写出了山的形状千奇百怪。
② 把山比作屏障,写出山的颜色秀丽多姿
③ 通过危峰,写出险,通过自己的感觉写出险。
⑶ 你们一定已经对桂林山充满了好奇,让我一起去领略一下桂林山的美景。
(请一位同学配一下音,读一读课文的第3节)
朗读时配以音乐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陶冶学生的情操。
⑷ 真美!让我再来试着背背这一节。
(小组合作,上讲台背)
背诵课文时配以音乐,使学生能背诵的有感情,得到美的享受。
3、第4节:
这样的美的山围绕着这样美的水,这样美的水倒映这样美的山,使你有什么感觉?(齐读第4节)配乐背诵,让学生受情绪感染。
三、总结
1、我们随着作者一起游览了桂林,欣赏了那里的美丽风光,会不会唱《让我》?
老师将歌词改编了一下,大家跟着音乐唱。
用《让我们荡起双浆》为背景音乐进行填词创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又能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2、桂林山水历来为文人所青睐,留下许多著名作品,老师今天带来了许多课外书籍,请同学们两人一本,找到有关描写桂林山水的优美句子,读一读,愿意读的,一个接一个自己站起来读,好吗?
3、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有着许多象桂林一样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如杭州西湖(幻)、长江三峡、安徽黄山、江西庐山等等。今天老师布置一个回家作业,去收集写著名景点的文章下节课交流。
希望我们今后有机会一起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游览。
【板书板书】
水:静、清、绿
桂林山水
山:奇、秀、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