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连加、连减教案

时间:2023-11-15 21:41:41
连加、连减教案

连加、连减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连加、连减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连加、连减教案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际生活中连续行为,建构连加、连减的运算模型。2、知道 10 以内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会读算式,并正确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丰富的情景,通过观察、操作抽象出数的过程,积累数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

(三)、态度、情感、价值观 会交流生活中具有连续行为的情景,通过看图说故事,培养儿童的数学兴趣,提高儿童数学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难点:建构连加、连减的运算模型。

三、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师:让我们先进行口算。听清要求,先用手势表示卡片上算式的结果,然后继续听要求大声报数答案。2+4(再加 3 ) 9-2(再减 5 ) 6+1(再加 2 ) 10-4(再减4) 3+4(再加1) 8-2(再减3)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有关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

1.连加(依次媒体演示)

( 1 ) 师:听,什么声音?鸟儿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小鸟。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鸟台上原来有 2 只小鸟,飞来了 3 只小鸟,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2 + 3 = 5

师:(出示图 3 )观察的真仔细,睁大眼睛,看看又发生了什么事?

生:又飞来了 1 只小鸟,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 5 + 1 = 6

师:现在我们把这三幅图连起来一块看。(演示)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吗?在小组里轻轻说。

生:鸟台上原来有 2 只小鸟,飞来了 3 只,又飞来了 1 只,现在一共有几只鸟?

师:你能列式吗?生:2+3+1=6

师:讲的真好!

( 2 ) 出示: 3 + 4 + 2

师:这个算式中也藏着一个小故事,哪个小朋友会编?

师:你是怎样算得?

生: 3 + 4 = 7 , 7 + 2 = 9 所以 3 + 4 + 2 = 9

师: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生:都是把三个数合起来。

师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算式叫连加。计算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

( 3 )模仿练习师:谁来算一算(卡片)5+2+1=2+3+ 2 =

师:下面老师要求提高了,听清了,把先算的前两个数相加的结果记在脑子里,然后用手势直接表示最后的结果,行吗?4+2+3 2+3+5 6+2+1 2.连减

师:学得真棒!小朋友们已经会算连加题了,猜一猜,有连加算式,那还会有什么算式?

生:连减。( 1 )

师:那么连减的算式又是怎样的呢?你能根据这 6 只小鸟编连减题吗?学生自由编题,并列式。

师:你是怎样算得呢?生:6-2-1=1 4( 2 )模仿练习

师:完整说过程9-3-2= 用手势直接表示结果7-2-4= 8-5-1= 9-2-4= 3.连加、连减对比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自己找到了连减题的算法,请你看看,连加与连减题

连加、连减教案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8页的例题,第58~5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能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初步体会

1、算式接龙。(小组学生互相合作,每人出一道题)

2、学生汇报,说说你们组的题目和想法。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教学例1。

贴出例1主题图。

学生根据图意分小组讨论交流,编故事,表演动作。

讲述:星期天,小红和弟弟去郊区的奶奶家玩,看见奶奶摘下了一些又大又红的南瓜。小红想,我长这么大了,应该帮奶奶做一点家务活。于是,她找来一辆手推车,把奶奶摘下的南瓜运回家。第一次运来4个,第二次又运来2个,还剩下一个最大的没有运,奶奶一共摘下几个南瓜呢?怎样计算?(4+2=6,6+1=7)

提问:其他组有不同的方法吗?(4+2+1=7)

追问:为什么这样一来列式?

你能给这样一来的算式取个名字吗?(连加法)

讲述:这个名字取得真好,今后我们看见在一个算式里有两个以上的“+”,就叫它连加。

2、教学例2。

讲述:这时,弟弟在大声喊:“姐姐,快来看,奶奶家还种了一些丝瓜。”出示例2主题图。

提问:你们能看着这幅图编个故事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形成如下的表述:

丝瓜架上原来有8根丝瓜,弟弟第一次摘下3根,第二次又摘下1根,还剩几根?

讨论怎样列式,怎样计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并让学生把书上的算式填写完整。

引导学生小结:8-3-1=4连续减了两次,我们把它叫做连减。

3、师生共同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新的内容?在计算的时候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想想做做”第1~3题。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今天我们学到哪些知识?回家后出题给爸爸、妈妈做,好吗?

连加、连减教案3

一、设计思想

长期以来,计算教学忽视了教学本身的人文因素,脱离了学生个体。因此,计算教学总是与单调、枯燥连在一起。新课程的实施,给计算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新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本教学设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构想、设计现实、生动、活泼,充满童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欣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评互评等多种活动中学习数学、享受数学并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连加、连减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安排。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这两类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从而扩大学生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并为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打下必须的基础。连加、连减虽然不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教学重点,但却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难点之一。教材先通过例1教学连加,然后呈现例2的摘丝瓜场景教学连减。接着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逐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连加、连减算式 ……此处隐藏17871个字……(4)教师针对小组的汇报板书各部分内容,对学生予以肯定。

(5)师:同学们都整理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组补充得也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先针对笔算加减法来进行复习。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整理得结果。

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

连加连减:计算时,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算,可以分步笔算,也可以两步连在一起用简便写法算。

加减混合:分带括号和不带括号两种情况:如果不带括号,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算;如果带有括号,应该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加减混合的应用:先找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关键词语和要解答的问题,再根据关键词语选择合适的列式方法,最后利用已知条件得出答案。最后不要忘记写答语。

对学生的整理教师要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独自思考加减法、连加、连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2.教学例2。

课件出示例2。

(1)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说一说每道题的计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根据例2的计算方法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七第2题。

【巩固应用】

1.完成教材第36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计算方法。

2.完成练习七第3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判断结果及方式。

3.完成练习七第4、5题。先读题理解题意,然后独立完成,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回答解题思路。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能跟同学们交流一下吗?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

2.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

3.连加、连减的笔算方法。

4.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计算方法及应用。

连加、连减教案15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2、 通过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及书写工整、规范的良好习惯。

渗透教学:

一. 要善于欣赏他人;

二. 要及时地反思,找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学人之长,补己之短。

教学重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连减式题。

教学手段:

投影片、有条件的可采用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式引入

1、 (出示图片1)教师叙述例1的已知条件。

2、 提问

(1) 听完老师的叙述,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2) 根据这些已知条件,可以提出一个什么问题呢?

(3) 待学生回答后,完整的出示例1

同学们到西瓜园里摘西瓜,第一组摘了28个西瓜,第二组摘了34个,第三组摘了23个。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

(4)要求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你准备怎么列式?

二、新授

(一)教学例1

(1)提问引导

①观察,这道题有什么特点?

②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③这道题的数比较大,口算起来比较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2)分组讨论试做

要求

① 先分小组讨论这道题的计算方法(你们组准备怎么做)。

② 把本组讨论出的方法做在练习本上。

③ 如果一个组讨论后得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可以把这几种不同的方法都记录下来。

交流三种方法

[讨论过程中,重点提示学生:① 首先,在别的同学发言时,要认真地倾听同学的发言,找出其他同学的优缺点。② 其次,在听完别人的发言后,要善于给同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③ 要善于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学习别人的好方法、好思路、好习惯等。]

方法一

对比三种方法,选择最优方法

问:谁来说说,这三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学生回答:方法一

优点

1、 同学们比较熟悉这种竖式的书写方法。

2、 在计算过程中,难度较小,不易出错。

缺点

1、 费时间。

2、 这两个竖式不太好安排格式,如果写不好,容易显得很乱。

方法二

优点

1、 写起来会比第一种方法省点时间,少写了一个62,竖式由两个减少到了一个。

2、 这个竖式写起来会比较美观。(相对于第一个竖式而言)

缺点

容易丢掉第二步的加号。

方法三

优点

1、 更省时间。

2、 计算时比较简单,只要一位一位的计算就可以了。

缺点

1、 在计算的过程中,容易丢掉进位。

2、 对于一些计算不熟练的同学来说,计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师:这三种方法各有各的优缺点,在同学们自己做题时,可以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最省时的方法。

(5)小结

问:做完这道题,大家有什么收获?

[学生:1、 在计算时,要努力思考简便的方法,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2、 最简单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3、 要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提高正确率。]

(二)教学例2

(1)直接出示例252-20-18=

(2)对比

问:这道题与例1有什么不同?

[生:例1:是一道连加的两步式题。能得到三种不同的算法。例2:是一道连减的两步式题。只能用例1中的前两种方法。]

(3)师生、生生多边交流

问:这道题怎么算最好?

[生:用两个竖式计算最保险;第一步口算,第二步用竖式算。]

(4)小结:哪一步如果能口算,就可以口算,在计算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三、巩固练习

完成P2、做一做(略)

四、总结、质疑、发展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1、 大家有什么收获?

2、 还有什么问题吗?

3、 除了同学们总结出来的方法,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连加、连减

同学们到西瓜园里摘西瓜,第一组摘了28 例2 52-20-18= 个西瓜

第二组摘了34个,第三组摘了23个。

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

28+34+23=85(个)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竖式略 竖式略 竖式略

《连加、连减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