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愚公移山教案

时间:2023-11-10 15:42:13
愚公移山教案(精选15篇)

愚公移山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愚公移山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愚公移山教案1

一、教学目的

1、文言文的诵读。

2、掌握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3、学习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三、教学设想:

运用诵读法、辩论法、品读法、理读法等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及常用虚词。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五、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下面请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歌曲——愚公移山。

歌曲:愚公移山

歌手: 江涛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

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

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

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谈。//

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

面对着满堂儿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二、简介作者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三、朗读指导

1、朗读课文(可教师范读,学生试读、齐读,也可听课文录音,朗读时注意正音。)

2、教师作朗读停顿的指导。

(1)关于标点符号的停顿。一般来讲顿号停半拍,逗号停一拍,句号、问号、感 叹号停两拍。

(2)关手段与段之间的停顿。段与段之间停顿可长一些,一般3~5拍即可。

(3)关于句中的停顿。句中的停顿,按朗读时感情表达的需要或换气的需要可适当作短暂的停顿,但要以词或短语为单位,以不念破句为标准。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子孙荷担者”是一个短语,中间不能停顿,如果停顿了就破坏了短语义的完整,这就叫念破句。

四、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太行(háng)

万仞(rèn)

惩(chěng)

塞(sè)

汝(rǔ)

曾(zēng)

诸(zhū) 箕畚(jī běn)

荷(hè) 孀(shuāng) 龀 chèn 叟(sǒu)

匮(kuì) 亡(wú)以应 厝(cuò) 雍(yōng)

五、翻译文言文

1、翻译方法指导;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必须忠实原文,字字落实。根据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特点,翻译时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加:文言词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文则以双音节为主。

愚公移山教案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理解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寓意,掌握愚公精神。

(二)能力目标:文言文的诵读;运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学习古代人民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二、教学重点:理解本文寓意及愚公精神。

三、教学难点: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

五、教学方法:讨论法;问答法;讲解法

六、教学设计与内容

第一课时

一、课程导入(3分钟)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过“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话呢?(生:听过。)那我请位同学为我们复述一下这个故事。(生:这个故事讲得是唐朝的大诗人李白,他小时候不喜欢读书。有一天,乘老师不在屋里,便悄悄的溜出门去玩。他来到山下的小河边,见到一位老婆婆,正在石头上磨一根很粗的铁杵。李白就觉得很纳闷,就上前问她:“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呢。”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可能磨成细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就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聪明的李白听后,再联想到自己,感到非常惭愧,于是变转身回到书屋努力学习。从此,他在心里牢牢的记住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图强,用功学习。)讲得非常好。那你们知道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生:只要我们有恒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没错,这则故事告诉的正是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得这个道理,我想大家应该也做得到。好,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与这则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认真体会一下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

二、文学常识(2分钟)

从文中注解①我们看到这则寓言选自《列子?汤问》,《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了很多的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我们今天所学的这篇《愚公移山》就是古代

寓言中的名篇,它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寓言:寓言这种体裁的特点是寄托一定的道理在一种比喻性的虚构的短小故事中,往往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意味。

三、字词(4分钟)

下面大家先自由朗读一篇课文结合文章注释将不懂得读的字注上音,如果注解中没有,就先划出来,等一下我们一起解决。??

大家都读完了吗?(生:读完了。)那你们有哪些不会读的字词呢?(生: ??)(在这篇课文中以下字词的读音应提醒学生注意):

万仞(rèn) 惩(chěng) 塞(sè) 迂(yū) 荷(hè)担者 箕畚(jīběn)

穷匮(kuì) 亡(wú)以应 厝(cuò) 孀(shuāng)妻 龀(chèn) 叟(sǒu)

??(结合注释解释:塞:多音字,阻塞。 荷:多音字,扛。 亡:通假字,通“无”。 ??)

四、朗读课文(2分钟)

接下来大家一起朗读一下这篇课文,看看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故事?

五、疏通文意(8分钟)

大家读得非常好,大家读完了这篇文章, ……此处隐藏20088个字……小组成员还要对原文进行语言上的改编,加大了合作力度,进而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及身体运动,这样进一步感知了文本的细致精彩,体会到了细节描写的重要。学生经过内化语言、试排、演出等过程加强语文训练,再群体评议,深入巩固阅读成果。需要调动多种手段,从不同角度多方进行,更深入理解了课文,激发兴趣,培养合作竞争及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并与生活相勾连,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这一环节的情感体验、表演与导入江涛所唱的《愚公移山》首尾呼应,混然天成。在理解课文、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将编成的课本剧表演,使课文人物再现在我们面前。这对培养我们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创造思维的能力是很有益处的。这种语文实践活动自始至终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实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实践和运用中获得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着重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不仅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使其自学能力也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

六、评价

各小组推荐代表参与评议。

(公平评价,合理打分,找出成功与遗憾的地方。让学生能清楚自己的表现,在反思中正确地评价自己,不断进步。让大多数学生有说话的平台,有展示的空间。)

七、教师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与探究,我们知道了愚公具有崇高的思想、宏远的志向、坚强的决心。愚公要开山除障的打算是为了泽及后人,其思想之崇高、志向之宏远、决心之坚定实在令人钦佩。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愚公移山精神是什么?它就是克服困难的精神。要点有:①具有挖山的信心和勇气;②具有坚持不懈、长期艰苦奋斗的精神;③具有远大的目光和发展变化的观点。我们就是要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有人提出移屋说,意思是说愚公移山不合算,还是移屋合算。其实提出这个问题已经是一种诡辩,不合理的。我们知道寓言的设譬寄寓总是有其特定的范围和特定的含意。《愚公移山》中的困难有它的不可回避性。我们今后的路还很长,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和气魄,直面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愚公精神,不老永存。(板书)在征服了一座座高山之后,我们必将有一个灿烂美好的明天。

八、布置作业

1.自选《列子》中的一段文字,自主阅读。

2.试析如下一种对比(愚公的妻子与智叟的对比;京城氏之子与智叟的对比;王屋、太行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之遥远的对比;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的对比。)

愚公移山教案14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知道做事要坚持到底、有始有终。

2.活动中能大胆地质疑,并根据经验对愚公的做法提出自己的见解,能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活动准备:

《愚公移山》的故事幻灯片、图片。

活动过程:

1.交流爬山体验,导人课题。

★指导语:你们爬过山吗?爬很高的山会有什么感觉?

2.在自由阅读、质疑和集体解疑的过程中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1)初步了解阅读的内容,激发自己看书、提问的欲望。

★指导语: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本很有趣的图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就记在记录纸上,等一会儿我们一起来解决。

(2)讨论记录的方法。

★指导语:在记录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用最简单的标记和图画把问题记录清楚。

(3)阅读图书。

(4)欣赏幻灯片,结合记录纸集体讨论问题,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3.完整欣赏、理解故事。

4.集体讨论,用现代的方法解决问题。

★指导语:如果我们现在再遇到这样的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

延伸活动: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开展新编故事的活动。

资料链接:愚公移山

北山有一位愚公,已经九十多岁了。他家门前有一座山,正好堵住了道路,出门回家都得绕道,非常不方便。有一天,愚公举行了一个家庭会议,计划从大门起,掘开一条道路,可以经过豫南直通汉水。愚公率领妻子和儿女,开始挑土凿石,进行开道。大家忙于挖山,逢年过节才能回家一次。

河曲有一个名叫智叟的人笑他们说:“老公公,你真傻!凭你的残年余力以及几个儿女,不要说是毁山开道,就是用尽了毕生的力气也动不了山的毫毛啊!”愚公叹了一口气说:“你真是固执不通,你的智慧还不如我的妻子、孩子呢!你认为我已经这么老了,但我死了后有儿子,儿子之后有孙子,孙子再生儿子,子子孙孙,可以一代接一代的开凿,而山是死的,不会再增加,何必担心大山不能被我们一家铲平呢?”

上帝知道了愚公这样的坚毅精神,非常感动,于是将两座大山从他的门前移开,一座放在朔东,一座放在雍南。

活动反思:

《愚公移山》是一则具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我在设计本活动时决定引导幼儿从情感、态度等方面去感受故事。虽然故事情节简单,但揭示的寓意是深刻的,从寓意中获得人生的启迪,也是寓言故事的魅力所在。

在评价愚公的行为是否愚蠢的问题上,要有意识地拓展幼儿的思维空间,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有创意地看问题。幼儿能自觉地有针对性地发言,表达观点,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很好的培养。孩子是学习的主人,他们通过积极的讨论,思维更加灵活,他们能够多角度地看问题。在孩子们不断讨论中故事中所隐藏的深刻含义显现出来,这远比我“一问一答”式的教学方法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要轻松许多。

愚公移山教案15

一、故事导入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愚公移山》影片的片段或播放《愚公移山》的录音故事,让学生从中充分体会愚公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二、学习指导语,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要求和训练方式

先学习题解,然后每个同学思考一下:愚公移山的精神自古就被人们所传颂,当代也应该肯定,但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有人提出是否还需要愚公精神。本次口语交际以讨论的方式进行,要求能用充分的理由阐述出自己的观点。

三、分组

学生各自思考好自己的观点后,可按自己的想法分成两组,一组持“愚公移山的精神已经过时了”观点;另一组持“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仍需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观点。

四、组内交流

两组同学在各自组内都要分别说说自己的看法及理由,分别列举事例,组员之间提出意见互相补充。

五、全班讨论

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两组学生分别阐述各自的观点。阐述观点时要有充分的理由,对方如有反驳也可以插话。教师也可以参与讨论,在讨论中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如果在当今的社会中我们还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是否会费时费力,达不到好的效果。

2.在当今社会中我们如果放弃愚公“持之以恒”的精神,人们变得越来越懒惰,科技是否还会继续进步呢?

六、总结

可根据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教师为发言最佳小组颁发“最佳合作奖”,为发言最精彩的同学颁发“最佳口才奖”。

《愚公移山教案(精选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